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5节 (第2/2页)
董劲秋也不好推迟了。 这一晚,程卿结识了许多同年,酒也喝了真不少。 第二天上了回南仪的马车她的酒都还未醒,直到去五房见五老爷和李氏,李氏说要给大娘子保媒,程卿的酒一下子就醒了: “……您说让大姐嫁谁?!” 第201章 :抢人解元是要赔的(4更) “老爷您看,卿哥这是高兴傻了不成?” 李氏笑了笑。 程慧和蓉娘同岁,看到程慧,她总难免想到蓉娘。 蓉娘虽然不能说一门好亲,程慧能,李氏也会有几分慰藉。 程卿呆若木鸡,李氏又说了一遍: “你没听错,我说的就是董家,诗画双绝的董劲秋。董劲秋有才华,也有傲气,董家也不太在乎别的,就怕娶进门的媳妇董劲秋不中意,必要给董劲秋说个‘门当户对’的好亲,你若不中举,这媒我还不敢保……哪知你这孩子乡试这样争气!” 李氏说着就笑。 可不就是太争气了么,把董劲秋都比了下去,董家再没有挑剔大娘子的道理。 董家要的‘门当户对’,不是金银满屋,不是高官厚禄,而是家风清正好读书!董家能把董劲秋培养成诗画双绝的才子,正该是这样的喜好。 小娘子不能参加科考,无从检校才学。 但家里的弟弟能中举人,这家的jiejie不至于大字不识。 读过书的小娘子好呀,不是无知的妇人,出现搅家精的可能性就小。 李氏觉得程慧太符合董家挑选媳妇的标准了。 她说的当然是现在的程慧,而非刚回南仪时的程慧。 只会哭的姑娘,李氏自己都瞧不上,如何敢为其保媒嫁入董家? 现在的大娘子不一样了,会理家事,能管理田庄,嫁到董家去,将来是要做宗妇的,董劲秋可是嫡长孙! 李氏自觉这门亲事一点毛病都没有,五老爷也赞同。 只有程卿一个人傻眼。 所以她把董劲秋的‘解元’抢了,却要把大姐赔给董劲秋? 这生意到底是赔还是赚程卿一时也算不明白,她接触过董劲秋,对董劲秋印象很好,就说解元之争,董劲秋也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然而,董劲秋是纪皓的好友啊!程卿觉得这亲事很大概率是成不了的。 看她表情有异,李氏奇道: “让董劲秋做你姐夫,你莫非还不满意?” 董劲秋都还不够好,还要给程慧找个什么模样的? 诗画双绝的才子,又是年方十九的少年举人,这都还不满意的话,李氏只能怀疑程卿是要故意挑剔了。 可据李氏的了解,程卿绝不是那种坏心肝的人,程慧嫁的好,对程卿同样是助力,卿哥儿到底哪里不满意。 李氏灵光一闪,“你可是看董劲秋人物风流,担心他婚后会……卿哥,你家原是在外地,你不了解董劲秋,他有诗才,是个画痴,学问又好,并不是个贪念美色的,这点我可打听过。” 纳不纳妾,完全可以等双方相看后再提嘛,最傻就是连面都还没见就把男方吓跑了。 董劲秋若见了程慧后极为喜欢,不用程家强调,他自己都不会纳妾好不好! 李氏觉得程氏的规矩就不错,男子年四十无子方可纳妾。 反倒是程卿家那个不管什么情况都“不纳妾不许找通房”的要求,太过苛刻了。 李氏想要好好劝劝程卿,程卿只有硬着头皮把纪皓的事说了。 李氏一抿唇,看了看五老爷。 五老爷摸着胡子,“你叔祖母早就听说了,纪老尚书那个侄孙是纪家的宝贝疙瘩,人家是要兼祧两房的,程氏女又不是嫁不出去,谁要去挤什么大宗、小宗,你们拒亲做的很对!” 咦? 大娘子和纪皓两情相悦,纪家上门提亲,柳氏都气得很。 换了五老爷和李氏,居然对这件事没太大反应——这夫妻俩一辈子经历过的事太多,对他们来说结亲是两姓之好,只要大娘子和纪皓没有发生越礼之事,俩人根本不在意? 还是,程蓉的死,让夫妻俩多了几分宽容。 不管是哪一种原因,程卿都很感激。 外面人怎么想是一回事,家里人的包容,让她为大娘子高兴。 不过李氏说和董家结亲,不用管大娘子和纪皓那八字没一撇的旧事,程卿自己并不这样想。 那日在太白楼,纪皓送画被拒失魂落魄离开,董劲秋可是当场就追了出去。 纪皓会不会向董劲秋倾诉呢? 若是纪皓将事情告诉了董劲秋,董劲秋会不会已经先入为主,认为大姐是一个轻浮的女子。 程卿不想让大娘子的婚姻留下隐患,正因为董劲秋是个非常不错的人选,这婚事才要让董劲秋自己点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