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8节 (第1/2页)
不用问了。 不用正面回答,已经说明了态度。 董劲秋彻底放心了。 等程卿知道这事时,纪大太太已经被董夫人干净利索的解决了。 为了这点事,又不可能真将纪大太太打死,董夫人的做法已经非常完美了,当机立断说纪大太太得了臆病,请了回春堂的大夫开方,又把纪大太太捆着送回纪家。 纪大太太可是丢了好大的脸。 董夫人还特意派了身边的管事嬷嬷来程家,问程慧可曾被纪大太太欺负过。 “若欺负过慧娘,一定要送她去纪家家庙里关几年,让她吃斋念佛去去火气!” 程慧心里暖暖的。 不仅养出了董劲秋那样的儿子,董夫人本人的开明大度,令程慧感动,也叫程卿吃惊。 这种桃色传闻,很少有人能不在乎,逼死女人的封建礼教,不仅是男人发明的,很多女人也是帮凶。 然而这大魏的大家夫人,有像朱老夫人和纪大太太那么可恶的,也有像叔祖母李氏和董夫人这样的,程卿因此从心里改了许多固有成见。 她不该以刻板的印象去看待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女性,个体与个体的差异是非常大的。 纪大太太的事,以纪老尚书亲自给程卿手书一封致歉为结束,纪老尚书言辞恳切,随信还送上了一箱价值不菲的绸缎给程慧添箱。 纪老尚书在信里说起,等纪皓成亲后,就会将纪家大房的管家权交给纪皓的妻子。 纪大太太没了管家权,那就是拔了牙的老虎,再也不能乱咬人。 程卿不置可否,纪老尚书的保证是否管用,她自然有眼睛看。 纪大太太想干坏事,董家干净利索的料理了,没有程卿出手的机会,她还颇为不惯。不过纪大太太这么一闹,都没影响到董家继续结亲的决心,这桩婚事也再难出别的波折,只等着九月二十九那天董劲秋来迎亲。 此时,程卿拜托何老员外帮忙采买的嫁妆也陆续到了,从外地采买回来的新家具前脚送去董家布置新房,董家的聘礼后脚也送到杨柳巷。 小定送了十八担礼物,大定又补送了四十二担,一共凑满了六十担聘礼。 这六十担聘礼若是匀一匀,八十担也能凑满。 不过董家很实在,并不争那虚名,每一担都塞满了东西。 聘礼送来了要摆在院子里让亲友们观看,不管谁看了都要夸程慧好福气。 夸完程慧又夸柳氏,说她这个做母亲的称职,没有把程慧随便发嫁,否则程慧哪能嫁去董家。 夫婿好,婆家又爱重,程慧这一嫁,真是从一个福窝到另一个福窝。 程家九月二十九日嫁女,周恒娶亲还要早几天,崔彦之前在信里说过要亲自给meimei崔五娘送嫁,要在那时和程卿见面。 周恒娶妻的喜酒程卿肯定要喝。 眼看着快到约定好的婚期,周恒这个准新郎官却忽然拿着一封信找上门来。 “崔家好像出了点事,原说好是崔彦送五小姐来南仪的,现在又来信让我去崔家拜堂成亲。” 周恒是疑惑不解。 程卿也听愣了。 “去崔家拜堂成亲?” 在女方家拜堂成亲很罕见。 古话说嫁鸡随鸡鸡狗随狗,千金小姐嫁给穷小子,那也要到婆家拜堂。 除非是女方招了男方当上门女婿,才会在女方家拜堂成亲。那就不是嫁人,而是女方把男方‘娶’进门。 这怎么可能呢! 在大魏,上门女婿又叫赘婿,当赘婿是被人瞧不起的,将来生下的孩子都不能从父姓。 周恒接受了崔家的资助,愿意给崔彦当跟班,却没说过要当崔家的上门女婿。 崔家也没那么脸大,周恒如今好歹是举人了。 崔家要是反悔了不想嫁女儿给周恒,多得是富商愿意嫁。亲事可以作罢,好好解释原因没关系,不会提出让周恒入赘的说法……周恒若是心眼小些,当下就要和崔家一拍两散了! 程卿下意识替崔彦辩解: “不可能,这根本不是崔彦会做的事!” 崔彦和周恒交好三年,资助周恒,是要收买人心,为崔家的将来做打算。 临门一脚了,再憋个大招赶跑周恒? 崔彦又不是吃饱了撑得慌,做出这种蠢事。 周恒把信交给程卿看,也是摇头:“我也不相信,但这封信是这样写的,崔彦又没如期过来,我这心里也没个底……我怕崔家那边出了什么事,崔彦一个人没办法解决,这才变着法子给我传了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