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1节 (第1/2页)
其实对程卿来说,国子监去不去都没关系,明年春闱她若能考中,真正在国子监待的时间不会很长。 但去不去国子监,与求学解惑无关,这是皇帝给的荫袭,是圣恩啊,所以还必须去呢! 第236章 :赚银子这种俗事,我来!(2更) 圣恩难拒,皇帝给的恩典,做臣民的只能接受。 反正程卿也要上京参加明年春天的会试,如今不过是提早出发一个月罢了。 柳氏不愿离开南仪,京城和南仪县相隔千里之遥,寻常女眷在路上也快不了,一来一回要三四个月时间,这叫柳氏如何给程知远上坟祭祀? “小郎——” “父亲去世早已超过三年,不用大祭,有我们这些儿女在,在京城也能设小祠堂,日日鲜果糕点、香火不断祭祀父亲。母亲若不去京城,谁来疼我和大jiejie?” 柳氏有一点犹豫,程卿马上能把这点后顾之忧都解决掉。 程慧那边还好说,如今正与董劲秋是新婚情热,瞧董劲秋的样子应该也不会欺负程慧。 董家肯让程慧跟去京城,是疼惜儿媳妇,成亲了,程慧和董劲秋就有一个小家,不可能永远黏着柳氏。 倒是程卿,女扮男装的大秘密现在没被揭穿,是外人先入为主,也是程卿自己谨慎。 不知为什么,程卿这两年只长了个子,没来葵水,胸也没怎么发育,这些女性特征不明显,大大减少了程卿性别秘密被揭穿的可能性——但这些都是暂时的,程卿十六岁不来葵水,谁知道十七岁会不会来? 可能是明天,可能是下个月。 或许是明年,或许是后年。 一切都是说不好的! 如果程卿来了葵水,谁来为她掩饰这个秘密? 再怎么小心,也难免会弄脏衣裤。 柳氏这样一想,就不敢让程卿独自上京了,说什么也要跟去。 程卿就说自己和董劲秋是去赴考,会先出发,等她在京城找到了宅子,柳氏再带着二娘子、三娘子慢慢上京。 柳氏基本也同意这个安排。 一家人可以不分开,二娘子和三娘子都极为高兴。 唯有李氏听闻程卿的安排是反对的。 “你母亲和两个jiejie留在南仪,族里自会照顾,她们去了京城你反要费心安顿。” 李氏成功为程慧保媒,如今正琢磨着要为二娘子和三娘子这对双生姐妹花找婆家。 程慧嫁的好,二娘和三娘没理由嫁的差。 不过二娘和三娘要比程慧小两岁,今年刚好十八岁,不至于像程慧出嫁时那么急。 柳氏是有苦难言,程卿当了解元,‘女扮男装’的秘密就更不能说出口了。 李氏忍不住攥紧了她手腕,“你不会是想把她们两姐妹带进京城,为她们谋什么高门婚事吧?” 不要去。 不能去! 李氏瞬间就想到了女儿程蓉。 谋什么高门姻缘,那是一条不归路呀。 如果蓉娘留在南仪就不会死,李氏的眼中闪过痛楚。 已经过去了这么久,李氏都没忘记过女儿的死,不过她平时将这种情感掩藏的好,只有被什么事触动了,那种情绪才会翻江倒海—— “婶娘,不是这样,是我放不下卿哥和慧姐。” 柳氏只能把原因往自己身上揽。 想想柳氏是中年失寡的妇人,没了丈夫,打从心里就依靠着儿子程卿……李氏真是恨铁不成钢,教了这么久,都让柳氏立不起来,李氏也很挫败。 她只是隔房的婶娘,是程卿的叔祖母,又不是柳氏的正经婆婆,柳氏铁了心要跟着程卿上京,李氏也不能硬拦着。 李氏回去难免抱怨了几句,五老爷好像并不在乎: “她们要去就去吧,柳氏是寡母,卿哥也是少年丧父,母子俩的感情深厚些也不是错。” 程卿这边要收拾东西上京,今年国子监的‘贡监’的选拔考试也结束了。 程珪和周恒榜上有名,崔彦那边,考籍不在本省,或许是崔鹏做了手脚,崔彦最终没能弄到去国子监的名额,崔老爷前期跑关系花的银子都算扔进了水里。 程卿一听这个消息就去了崔家如今落脚的小院。 崔彦情绪还不错。 “本来也没报太大希望,就算能去国子监,我这腿也不方便动。” 程卿沉默了片刻,崔彦又说起崔老爷的病情:“如今我父亲不仅能说话了,手脚也能动弹了,只是还不能走路,他每天都嚷嚷着要下地,我看他精神饱满,更胜过我!” 崔彦提起这事儿就哭笑不得。 以前崔老爷左拥右抱时,崔太太是贤妻,崔老爷把崔太太的贤惠视作理所当然。 现在崔老爷身边没有了莺莺燕燕,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