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4节 (第1/2页)
别说家丁,就是通文墨的书童也不能带进去。 魏太祖对国子监的设想是要为大魏培养可用的人才,寒窗苦读还需有人伺候,又不是来国子监享福的! 程卿没理会谷宏泰的挑衅,反问身边的董劲秋: “姐夫,国子监的考核一般什么时辰开始?” 董劲秋以前也是参加过考核的,不假思索就能回答:“巳时开始,不发火烛,天黑就必须交卷。” 程卿哦了一声,“我看谷小伯爷都不急,以为考核开始的很晚呢!” “你——” 谷宏泰脑门上的青筋都在跳。 他急有什么用,急就能通过考核了? 算了,今天先参加考核,考完再找程卿算账! 谷宏泰气呼呼要进门,正巧看见俞三骑马到了,这么冷的天俞三还骑马。不仅骑的马儿浑身雪白,又穿了一身红衣,简直sao气冲天。 大家同样是喝酒,怎么俞三还这样精神? 等俞三下了马,谷宏泰冲了过去: “我昨夜是不是醉糊涂了,好像听见你说要借银子给我?” 俞三看了程卿一眼,转头对谷宏泰笑道:“你哪里醉了,借银子的事还记得清清楚楚嘛,走,我们边走边说!” 第255章 :这账要记在程卿头上!(3更) 俞三和谷宏泰勾肩搭背的进了国子监。 程卿不由多看了俞三骑来的白马两眼。 “小郎,怎么了?” “无事,我就是觉得俞三好像还挺有钱的,连伯府公子都要找他借钱。” 要sao气也得讲资本的,白马好看,但价钱不便宜。谷宏泰是伯府公子,开口向俞三借一回钱,总不会只借几十百来两银子。 都说京官穷,程卿怎么觉得俞知府调到京城后,俞三反而更阔绰了? 董劲秋想了想,“俞大人出身山东大族,俞三现在年纪轻轻中了举,俞家怎会亏待他。” 一听到俞家是大族程卿就懂了。 什么叫大族? 只人口多还不算大族,得银子多田地多才是‘大族’。 难怪俞大人在宣都府时没有刮地皮的举动,看来俞家还真不太缺钱。 程卿压下心底的一丝异样。 正巧程珪也到了。 昨日程珪没与她说话,今天倒是主动向她走来: “六叔爷让你今天下学去一趟府里。” 程卿笑笑,“堂兄你也知道,我这刚到京城就听说自己在国子监呆不久,原想处理好此事再去见六叔爷,不过六叔爷既然发了话,我今晚就过去!” 程珪迟疑,“那些人为什么要赶你出国子监?” “今晚当着六叔爷的面,我一起说吧。” 在经历了程蓉葬入祖坟一事后,程卿再看待程珪,已经能将程珪与二房分割看待了。 她从前觉得程珪是个伪君子,现在也没完全改变看法。 不过程珪是那种比较有追求的,画了一个框把他自己给套在其中,行事说话都不超出那个框。 别人只要不闯入框里,程珪没感觉到威胁,就不会有攻击性。 说的直白些,继祖母朱老夫人心比针尖小,对程卿一家充满恶意。 程珪和朱老夫人相比,就要好上太多。 大概是被四书五经熏陶着长大,年纪不大,尚在可以抢救的范围。 一旦程珪愿意放正态度与她说话了,程卿也不是那种特别轴的。 两人难得心平气和说了几句话,程珪一来是找不到别的话题与程卿多聊,二来他也急着要去参加考核,就在门口和程卿匆匆分别。 等程珪走了,董劲秋才说了句: “小郎,我知道你家和二房不和睦,不过等你进入官场就知道,你们与二房的矛盾并不是最重要的,你要面对一个处处杀机的环境……” “姐夫,好好说话!” 绕来绕去的话听得程卿头疼。 董劲秋呵呵一笑,“我觉得你要和程珪好好培养下感情,你想想,他肯定是二房最有出息的小辈,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