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4节 (第2/3页)
她做会元的说法传的沸沸扬扬,程卿若不先去拜访章侍郎才不太好呢。 至于梅翰林,程卿不觉梅翰林会那么小气。 董劲秋也不傻,想想梅翰林的做法的确是不喜广结党羽,那又何必令梅翰林为难呢! 程卿和董劲秋到了章府,章府的下人十分热情,章侍郎不到四十岁,意气风发,待程卿和董劲秋也很亲热,还直言自己就喜欢像两人这般的少年英才。 “遥想当年,本官也是不到二十岁中了举人,次年再中进士,一晃都这么多年过去了!” 章侍郎开怀大笑,程卿和董劲秋少不得要奉承恩师。 章侍郎也收下了俩人的礼物,还回赠了两人一点见面礼,算是非常看好程卿和董劲秋了。 要知道,一些贡士来见座师,座师还不愿搭理呢,像程卿和董劲秋这样还能得座师回赠的是少之又少。 章侍郎不喜欢在学问上指点后辈,与程卿和董劲秋讲的都是如何上进的‘实在话’,程卿当着章侍郎的面听得津津有味,出了章府才长叹一口气:“没想到恩师是这样不见外的直性子,我也是大开眼界了。” 董劲秋想了想摇头,“真是这样的直性子,如何能当上礼部侍郎?” 那就是演出来的? 官场里这些人,也是个个都在搞人设,人家章侍郎能爬上三品官位,说明人设成功能力也不缺,程卿不指望被章侍郎提携,只求不被章侍郎连累。 程卿发自内心希望章侍郎仕途顺遂! 至于章侍郎的真性情如何,只有等以后慢慢发掘了。 离开章府前,章侍郎还嘱咐程卿记得去看梅翰林。 “梅大人性情比较板正,你们去了,要好好听梅大人教诲。” 听听,这不是在给梅翰林挖坑么,年轻的贡士们听了这话,先入为主就不敢和梅翰林亲近了。 程卿很愿意和梅翰林亲近。 她听说梅、杨两家的事还未解决呢。 也不知梅小姐如何了。 程卿和董劲秋离开章府后,还在门口碰到了别的贡士,都是来拜访章侍郎的。 两人去了梅府,发现梅府远不如章府热闹。 章侍郎家人口众多,府邸也大,梅翰林则住在一个小宅子里,很对得起‘穷翰林’的称号。 程卿和董劲秋去的巧,长兴侯世子带着儿子杨戴英正在梅府。 从梅蒹葭落胎后回娘家,这还是杨戴英首次被允许进梅家大门,梅翰林能拿会试的借口挡长兴侯世子一次却不好挡第二次。 罢了,两亲家当面把话说清楚也好。 长兴侯世子说了不少好话,表现了十足的诚意,杨戴英也保证以后会爱护妻子,绝不让妻子受委屈。 梅翰林心想,保证以后不受委屈,那就是知道蒹葭以前是受了委屈的? 一时间梅翰林对杨戴英有说不出的失望。 梅翰林更希望杨戴英是老实没开窍,而非明明知道,却任由蒹葭受委屈。 这算什么丈夫嘛! 梅翰林脑子里冒出‘合离’二字,为了不轻率行事,便想让梅蒹葭和杨戴英再谈一次。 梅翰林刚要让下人请梅蒹葭出来与杨戴英相见,程卿和董劲秋来了。 杨世子和杨戴英一听‘程卿’名字,面色都有点不好。 父子俩同时想到了如今闲在家中无所事事的杨戴杰。 杨世子想的是,只要程卿肯开个口,杨戴杰多半还能回国子监。程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