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8节 (第3/3页)
,梅家亦信她这份担心不作假,会试后程卿去梅府的次数没有去章府多,但与梅翰林的关系同样不生疏。 虽然别人都说是章侍郎坚持选她做了会元,梅翰林欣赏的会元另有其人,最后还闹到了御前请皇上做主,程卿一点都不介意。 她坚信梅翰林并非不想选她做会元,只是梅翰林不能选。 一选就有提携同乡后辈的质疑,程卿将来步入官场后,别人也会质疑她的‘六元及第’掺着水分…… 会试主考官是个挺危险的差事,光鲜是光鲜了,却经常出事。在本朝之初,还有当了会试主考官把命丢掉的,当时会试完了一放榜,发现中第的几乎全是南方举子,两个会试主考官也恰好是南方人,就有落第的举子去顺天府衙门击鼓鸣冤,说两个主考官故意只选南方举子,搞得那一科会试结果被取消不说,两个主考官还被暴怒的皇帝砍了脑袋。 因为做了会试主考官丢掉性命的事,在大魏建国一百多年里只发生过一次。 不过每三年就有一次会试,哪能次次顺遂呢,主考官不死,也有被革职查办的,当会试主考官是真正的高危工作,危险与荣耀是相生相伴! 梅翰林也是非常睿智了,会试前一直闭门谢客,会试中又懂得避嫌,这样干虽然没有章侍郎受中第贡士们的喜爱,却也少了许多麻烦。 少一点学生靠拢的确是遗憾,但梅翰林的做派都被皇帝看在眼里呢,失去了学生的倾慕亲近,却得到了皇帝的信任。 程卿为梅夫人派人告知的消息而高兴,董劲秋这两日刻意留心,的确也没听到有人造谣程卿与梅小姐有私情的事,勉强算满意: “……太便宜杨家了!” “杨家这样行事,他们的艰难在后头呢,不值得我们花精力计较。” 后日就是殿试,程卿特意邀请孟怀谨来为几人讲讲殿试的注意事项,她算是已经预定了状元之位,董劲秋、崔彦和周恒还没有着落呢。 殿试不会落榜,却有一甲、二甲和三甲之分。 一甲只有三人,为状元、榜眼和探花,殿试后直接进入翰林院授官,二甲进士可以考翰林院庶吉士,三甲只能算同进士,一般都是发配地方去任知县等小官。 最好还是别沦落到三甲去,三甲同进士做到高官的人有,但比起一甲、二甲来说比例太小,没进翰林院镀金,很难有大前程。 孟怀谨也是大忙人,程卿先安排好了等他。 在孟怀谨过来之前,崔彦偷偷告诉了她一件事: “三皇子府的人来找我了,就是去过崔家那个李内监。” “他找你做什么,替三皇子拉拢你?” 程卿好奇,崔彦冷笑,“告诉我三皇子欣赏年轻俊杰呗,又说当初为崔家主持分家可能有偏颇,允诺等我中了进士,可以重新帮崔家分一次家。” 程卿立刻被气笑了。 “三皇子还真慷慨啊!” 这是真慷慨。 可惜是拿崔家的银子慷慨。 再分一次什么家啊,崔家一半的家财都被送进了三皇子府,剩下的在崔鹏手里。 三皇子府的内监要帮忙重新分家,三皇子不可能把到手的银子吐出来,不过是分崔鹏手里剩下的那部分……崔彦不是不想要银子,是三皇子把崔家家财的大头拿走了,还要用剩下的一小部分收揽人心,实在太无耻了。 程卿都生气,可想而知崔彦听了李内监的话是什么感觉。 如果不是崔彦性子圆滑,当场就能和那李内监翻脸。 崔彦并不想借三皇子府的势力去让崔鹏大出血,这样一来崔彦自己也成了三皇子府的人,有崔鹏去舔鞋底还不够么,崔彦才不愿意跪着当舔狗。 程卿好奇,“你是以殿试在即为借口,拒绝了那李内监?” 崔彦一脸正经: “我说钱财乃身外之物,有崔鹏继承崔家生意,我也可以专心仕途,当着李内监的面,大大感谢了他当日的帮忙。” 李内监听了这话一定很生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