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贯娘子_第17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4节 (第2/3页)

赵长溪,她也不知道自己这一辈子,到底是为什么活着,便说:“我准备了整整一年,怀胎三月,我便开始派人去燕京寻个宅子,我以为我逃脱升天了……哈哈哈,莫道铁为肠,铁肠今也伤(清,关锳),到头来,还有几幅肝肠与你伤啊赵长溪,人家忽就不做官了,燕京的宅子就白买了,还要搬到山上去?人家宫之仪想教书了,赵长溪就也要个桃李满天下了……

    我恨啊,我都不明白我是缺胳膊,还是少了腿儿……怎么就把这日子过成这般糟糕的模样,我恨,我就很不得一把火烧了,烧了那凤梧山!我越陷越深,我布施焚香也是一身腌臜,十辈子都洗不干净一身污垢,哈哈哈,可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啊……啊?”

    那妇人忽然开始唱曲,都是思春的小调儿……

    管四儿摇头,到了这个时候,只要有眼,有心略想便都懂了。

    这妇早已疯魔,她无胆反抗丈夫,便报复一个婴孩,她走却被孩子拖累挣扎不得,她报复,甚至给丈夫塞了一个jian生子想污了他的名声,她堕入魔障越陷越深……

    是想不到,却又是情理之中的答案。

    曾氏彻底疯了,她在原地絮絮叨叨一会追忆她在娘家的好日子,一会说着她人生最好的时候,一会子又露出疯癫,骂出一串粉头妾氏的名讳……

    管四儿到底不想听了,他站起来走到早就气的绵软,半靠在长子怀里的李氏面前。

    缓缓蹲下他对李氏说:“娘!走吧,儿背你回家……”

    天色朦胧,透出黎明的光。

    曾氏已经忘记羞耻,露着前胸,双手比划的飞快,正在叙述自己的人生,憋了一辈子的仇恨,一时半会子,怕她也说不完了。

    管四儿背着自己的娘离开这地方,他们走到门口,宫先生无奈摇头,甩袖要走,却听到身后有人喊他:“师,师弟?”

    众人回头,就看到赵长溪满面哀求看着宫之仪道:“我就是死一千次,一万次,都洗不干净身上的罪孽,可,我的孩子,他们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宫之仪却不等他说完,径直走到他面前,双眼冒着火焰的死死的盯着他。

    最后便是一声:“呸!”

    那是一个极幸福的清晨,管四儿脚步轻盈的背着娘亲回到学士街,从长长的牌坊下走过。

    管四儿将陈大胜头回来,将这些看做贞节牌坊的事儿说给爹娘听,他们便笑的眉目舒展。

    这天上的云啊,它们就自在的飞着,这墙头的藤蔓,它就随心的枯萎。

    他们遇到许多人,不待人家说话,宫先生便拉住不认识的说,这是我儿。

    没人敢打搅这种团聚,便是陈大胜心里再忧,也只是默默的随着弟弟到了巷子口,再默默的看他们远去……

    那家人回到屋里,李氏便亲自下厨,想给儿子烹一顿早饭。

    做娘的问儿子:“乖儿,你想吃甚?”

    乖儿说:“娘作甚,儿吃甚!”

    后来他们便做了一大堆,又团团坐在圆桌边,每一个人都给管四儿夹菜,看他吃的好,他们就高兴,看他的吃多,全家更高兴。

    吃饱了,他们睡不着,就什么都不说的坐在廊下,也不觉着寒,只觉着风很好,人世圆满……

    这日赵长溪自尽家中,曾氏被带走从此不知下落……

    第118章

    永安三年初冬,七茜儿悄然出孝,常连芳正式入住亲卫巷。

    他新房子要温居,陈大胜作为义兄,陈老太太作为干奶奶,便都早早的回了亲卫巷给小花儿帮衬。

    七茜儿他们要回归,爹自然是不愿意自己在郡王府呆着,如此这一家子呼啦啦一大堆人,又齐齐的回到了亲卫巷。

    用七茜儿没出息的话说,回到这边才是人过的日子。

    也不止她这样想,甚至佘青岭本人也是这样想,他就喜欢儿子家那个二进院子,来来去去的都是人间的热闹,看什么就都觉着喜滋滋的有味道。

    温锅这天早上,七茜儿起的极早,天不亮的时候她就出门,人家这是干嫂子做亲嫂子工,摊上了也躲不了。

    陈家提前送了两万贯钱过来,她就觉着着实浪费,一个温锅,花两万贯?真真是有钱烧的。

    小花儿心里对亲嫂子总是有意见的,老爷们也不好把家务挂在嘴上,然而他义兄,干奶奶,嫂子给他捞回来的房子,包氏与夏氏的手便甭往这边伸了,他从此也不吃这一套了。

    常家这几天正干仗呢。

    这不是老爷子在外打了三年仗,往家私下里送了不少东西,等到爷四个回来一查账便又是一场气,东西就只有一小半了,还不是一多半。

    这就整的小花儿提前住到亲卫巷了,他觉着,自己家有些恶心人了。

    新出锅的常侯爷这几年脾气见长,从前人家不跟儿媳妇计较,这次到底是要计较一下了,好么,这是丁点没客气的就把包氏,还有夏氏送回她们娘家了。

    七茜儿不掺和常家那些琐碎,她就早早到了地方,先把各院大门命人打开,再命人把易碎的,值钱的都收拢起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