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4节 (第2/3页)
还停留在庄户人家或小商贩的思维上,忽然就要做涉及到整个县甚至整个京城的生意,一下子没法适应,也转不过弯来。 另一个,许家现在这个宅子,在他们的认知里还是属于赵如熙的呢,他们只是暂时拿来用用。宅子小,住他们一家四口就合适了。买人?买奴仆的人钱倒是够,可买回来后,如何安排他们的吃住? 所以许永益和谢氏根本就没往这处想。两人总在请不请村里人品好的亲戚来帮助这个问题上纠结。 “家里现在有多少银钱了?”赵如熙问道。 “你等等。”谢氏就想起身去拿钱匣子。 赵如熙按住她的手:“我只想了解一下,您只告诉我这段时间赚了多少钱就行。我那份不用另算出来,我只需要一个总数。” 许永益本都有记账的习惯。再加上这生意是跟赵如熙合伙的,所以他把账记得清清楚楚。而谢氏最大的乐趣就是每天晚上临睡前听丈夫报数,看看自家又赚了多少钱了。 因此赵如熙这一问,她就清楚明白地报了一个数字:“一百三十六两多。” 说着这个数字,她的脸上就露出笑容来。 按分成,她们能分到八十一两银子。而八十一两,能买她们现在住的这个院子了。 半个多月,就能赚县城的一个宅子,她跟丈夫真是做梦都要笑醒。 要是京城那边的生意铺开,一个月能赚多少?她真是想都不敢想。 赵如熙点点头,站了起来:“婶,书城马上就要上课了,我跟许雪回去了。京城那边的生意和买人的事,您且等我两日。等我想清楚了就让许雪捎话给您和叔叔。” “好。”谢氏虽然不舍,却也知道书院中午歇息的时间很少,赵如熙能来这一趟不容易,也不敢再留,送了她们出门。 回到书院分开前,许雪道:“姐,我已经写好了一个话本子,下课时我拿给你看。” “好。”赵如熙笑着跟她挥了挥手,进了北院。 这段时间她请假,四书五经的夫子们留了不少作业,赵如熙需要完成,就不去丁班听下午的课了。而且她也做出了选择,有些课打算放弃。甚至她还有下午外出做事,不在书院里呆着的想法。 不过所有的这些,都得建立在她明日考试成绩优异的前提下。否则以崔夫人的严格,估计是不会应允她这种过份的要求。 下午放了学,赵如熙在教舍里收拾东西,就看到崔夫人领着一个三十来岁的妇人走进了教舍。 “这是宋mama,康先生家的世仆。”崔夫人先给赵如熙介绍。 宋mama给赵如熙行了一礼,笑道:“老太爷特地派奴婢来侍候姑娘的。” 赵如熙有些懵,不明白她那新认的师父是个什么意思,不由看向了崔夫人。 崔夫人却是一如既往地板着一张脸,并没有替康时霖解释的意思。 赵如熙只得朝宋mama笑道:“好的。我把东西收拾好就随你出去。” 两人跟崔夫人告辞,宋mama才道:“老太爷不好随意进出书院,便让老奴过来接姑娘。康家有座三进的宅子在县里,老太爷说先用着做画院。要是姑娘觉得不方便,再在书院附近寻一处,也免得姑娘放学后在路上花时间。” “并没什么不方便。”赵如熙道,“北宁也不算大,乘车过去想来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两人出了书院,赵如熙并没有上康家的马车,而是坐了青枫来接的马车,跟着宋mama去了康家宅子。 半刻钟后,马车在一扇朱红的门前停了下来。 还没下马车,赵如熙就听门房叫道:“快去禀报老太爷,就说赵姑娘了。” 紧接着门里出来个人,笑道:“小师妹,你可算来了。再不来,师父他老人家又要骂人了。” “三师兄。”赵如熙对吴宗行了一礼。 “别多礼,快进去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