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7节 (第3/3页)
在刚穿越来后特意询问过许崇文。 然后她就发现,许崇文的先生教学流程是这样的:先生领读—学生跟读—学生自读—学生背诵—学生抄写—学生默写。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释义讲解?不存在的。你要问,先生会告诉你: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老实去读书,别整幺蛾子,否则伸掌出来,戒尺侍候。 赵如熙深切怀疑是这些人自己都不明白书里的意思,所以也不给学生讲,只叫他们背诵。 跟这样的私塾先生相比,她在女子书院里的先生,档次高,学识好,教学也极讲究方法,简直差的天远。 不过想想也应该,她们书院的夫子都是大牛,轻而易举就考上了进士,还都是名次靠前的;而许崇文私塾里的夫子,都是落第秀才或童生。智商、学识、见识都是云泥之别。 所以人人都想上名校呢。 因此赵如熙想报答许家,她觉得光出个凉拌菜的方子还不行,需得给许崇文找个好私塾,这才算是报答了许家人对她的这份掏心掏肺的好。 可没想到,朱氏的想法竟然跟她不谋而合,而且连私塾都帮选好了。 有这样的母亲和父亲,她为这个家做再多也心甘情愿。 “那我明日把这事跟他们说了?”她问道。 “行,说吧,今日你爹就已去私塾打了招呼了。那边表示没问题。”朱氏道。 赵如熙点点头:“娘,您再让爹帮问问,咱们族里谁家有宅子出租。崇文哥来上学,可以住在租的宅子里;我叔叔在京城做买卖也有个落脚的地方。” “做买卖?”朱氏问道,“什么买卖?” “这也是我要跟您说的。”赵如熙笑道。 “前段时间我替叔叔想了一个吃食方子,让他做凉拌菜买卖。现在他的买卖做得还不错,一天也能赚几十两银子。这买卖是我跟他们合伙的,我因出方子出成本,拿四成;他们出力、费心经营,拿六成。本来这钱我不想要的,但叔叔婶婶都是本份人,宁愿不做这买卖,也不愿意占我便宜。所以我只能作罢。也正是如此,我才想尽力帮一帮他们。” 朱氏点点头:“应该的。”又摸摸女儿的脸颊,“我女儿是个懂得感恩的,我跟你爹都很欣慰,也更感激许家了。他们把你教得真是很好。” 赵如熙替许家收下这份表扬。虽说她不是许家人教出来的,但许家人确实好。 她道:“他们要把买卖做到京城来。可人生地不熟的,容易出问题。所以如果能租咱们族里的宅子就好了,这样会少很多麻烦,不至于被人欺负了去。就算有人找麻烦,咱们住得近,也能帮帮他们。” 后面一个才是重点。 京城勋贵、高官满地走,小官宦更是无数。许永益的生意不红火倒也罢了。一旦红火起来,必然有眼红的要去找麻烦。不光地痞流氓,还有一些官吏也会眼红,想占为已有。他们不会明抢,但阴招是免不了的。 虽然绥平伯府已经败落,但根基还在,起码朝堂上的御史也能认识几个。这些勋贵世家或官吏想不被弹劾,就不敢动绥平侯府的生意。 “行,没问题。我一定把这事当成咱们自家的买卖来对待。”朱氏道。 “你说的宅子,我现在也可以直接告诉你,完全没问题。” 她指了指族人所住的方向:“那边有处宅子是族里一个远房亲戚的,他家宅子多,手头不宽裕,就把宅子租出来。只是咱们这里都是聚族而居,不好租给不知底细的人,所以一直没租出去。如果你叔叔他们来,直接就可以搬进去了。租金也不贵,只一个月一两银子,两进的院落,十几间房屋。而且离咱们这里不远,走路也只一盏茶的功夫。” “太好了。”赵如熙高兴地抱住朱氏,“谢谢娘。” 朱氏回抱了女儿一会儿,看看时辰确实太晚了,这才恋恋不舍地站起来,笑问道:“这回没事了吧。没事我就回去了,你早点歇息。” “嗯,没事了。娘您也早些歇息。”赵如熙送朱氏到院门口,这才返回。 第二日赵如熙仍早起出门去上学。 今天是北院的升级考试,她还是很期待的。 赵如熙进了书院,直奔丁班,就看到许雪一个人正在那里练字。 “小雪。”她轻唤一声。 “姐。”许雪高兴地叫了起来,放下笔,期待地望着她。 赵如熙知道她在等什么,从包袱里拿出她写的那本话本,赞道:“你这话本,写的真不错。” 昨晚赵如语走后她又跟系统斗了一会儿嘴,就仔细看了许雪交给她的话本。 看完之后,赵如熙不由感感慨:写作这东西,真是很讲究天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