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霸在古代_第14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0节 (第1/3页)

    进了书房的傅云开却没有笑,他坐到书桌前,心里涌上一股烦躁。

    贺夫人莫名其妙带着女儿忽然住到他们侯府来,母亲还高兴得很,话里话外都说贺姑娘比赵五姑娘强太多。

    那晚从镇南王府回来,母亲就一直说那位赵五姑娘是个眼高于顶、不懂礼貌的女人,要是嫁进平南侯府,定然不把她这个婆婆放在眼里。说如果他要坚持娶那女人,她就死给他看。

    说实话,傅云开有时候很嫌弃母亲的浅薄粗俗,但这终是生他养他的母亲。即便娶了妻,他可以给妻子管家权。但要是妻子不尊敬不孝顺婆婆,他也定然是不高兴的。

    当年平南侯傅大勇官做大了,也不是没有嫌弃过何氏。进了京后,何氏在不少场合出丑,让傅大勇在外面没脸见人,他曾想过要休妻。

    十二岁的傅云开当时就放了狠话,说如果父亲要休妻,那他就带着母亲和弟弟分出去另立门户。傅大勇才歇了休妻的心思。

    现在母亲用这话来要挟他,傅云开明白,赵五姑娘娶回来,家里定然也是鸡飞狗跳的。他现在有些动摇,是不是应该后退一步,另选他人。

    可看到贺姑娘,他就想起了赵五姑娘。他觉得要是他真跟眼前的贺姑娘成亲,三年五载他都不想回家。不是这位姑娘不好,而是她不是他喜欢的姑娘。

    傅云开头疼地揉揉眉心,再一次感慨:我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位母亲?

    这个念头一起,他忽然就站了起来,心绪一下明朗了。

    当年父亲是做了校尉后才娶的亲,又因长得不错,边关的姑娘可以说是任他挑选。最后他挑了母亲。无他,母亲何氏在边关那些姑娘里长相最出挑。

    可父亲光想着挑好看的,却没想过要挑一个有脑子的。

    现在自己如果凑合着娶一个不聪明的女人,他以后的儿子怕是也要埋怨他;而他自己,恐怕也要经历父亲的痛苦。

    所以,他还是想娶赵五姑娘。

    第299章 当面相求

    “长安。”他唤道。

    待长安进行,他道:“你去跟夫人说,让她把贺家母女送走。然后让她准备提亲的东西,我要去绥平伯府提亲。如果她反对,我会在成亲后搬出去另立门户,她以后就跟二公子过。我会跟父亲一样,逢年过节捎些东西回来,人就不回这个府了。”

    “是。”长安答应一声,出去了。

    大概过了一顿饭的功夫,他回来了,道:“夫人已将贺家母女送走了,正在张罗您提亲的事。”

    “嗯?怎么回事?”傅云开疑惑地看向长安。

    他母亲的性子,他是了解的。他以此为威胁,母亲定然还要大闹一场,绝不会就这么轻易就范的。

    长安有些为难,但还是道:“侯爷的信刚刚到了。小人听夫人房里的丫鬟说,侯爷在信中说,如果夫人不同意您跟赵五姑娘的亲事,就把她给休了。”

    这种话,本不是他一个小厮能说的。可主子问到,他又不能不说。

    傅云开释然。

    原先经管家提醒,他当即就写了信去边关。他的亲事,母亲答不答应不作数,父亲的态度才是至关重要的。

    而他相信,只要他把理由说出来,父亲是一定会同意他娶绥平伯府姑娘的。

    一方面父亲深受母亲之累,深知娶一个不聪明的女人的痛苦;另一方面,父亲并不想成为皇帝手中的一把刀,一把杀向世家和文官的刀。一旦冲突厉害,当皇上顶不住世家和文官们的压力时,父亲就要被牺牲掉。

    他想自保,就需要向世家和文官释放善意。为了妻儿计,他宁愿不做这个“最受皇上宠爱”的武侯,宁愿被皇上撤职,也不愿意脖子架着一把刀。

    而赵五姑娘可谓是解傅家这个局的最佳人选。

    所以,无论于公还是于私,父亲都没道理反对他挑选的这门亲事。

    这段时间他按兵不动,只是攻略赵元勋,就是一直在等父亲的回信。他知道,母亲的态度不足虑,只要父亲同意,母亲根本不敢对这门亲事再说什么。现在果不其然。

    想来父亲看到信后也是对这门亲事大为赞赏,派人快马加鞭,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送了信来吧?

    这么想着,他精神大振,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