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霸在古代_第17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7节 (第2/3页)

任何一个皇子或某方势力。所以不好参与什么生意。

    但这一回不一样。

    康时霖不属于任何一方,他的小徒弟自然跟他一样。另外入股的张常慎、吴怀寺、龚城、吴宗这些人都跟康时霖一样是保皇党,真正是属于他这一派的。他入个股赚点小钱,无论是太子、皇子都不能说他偏心;再加上做的是奢侈品生意,赚的都是豪门大户的银子,御史也不能说他与民争利。

    这简直就是为他量身打造的买卖。

    可这会儿见大家来跟他抱怨,说有钱都买不着铁柜子,他这个着急啊。

    那个赵家小师妹果然年纪太小做事不靠谱,怎么能有钱不赚呢?大家这一波抢购铁柜子,可是冲着他的面子来的。等这事缓下来,没准大家就不买了。

    他当即派太监去问张常慎,得知是因为缺信得过的人手导致的产能过低,他立刻调了修皇陵的铁匠来给赵如熙用。

    反正他现在吃麻麻香,身体硬朗得很,一时半会儿死不了,皇陵慢些修也不打紧。还是先抢钱……哦不,先赚钱要紧些。

    赵如熙早就叫木匠打造了许多模具,只等皇上下令,她好奉旨做铁柜子。

    于是那二十几个铁匠到了之后,她立刻井井有条地安排起来,将李铁匠和李大、李二、李三分开,让他们各自带着一队新来的铁匠,以流水线作业的模式,每队干着不同的活计。不过几日工夫便做出了一些铁柜子来。

    等那些新来的铁匠熟练起来,铁匠作坊的生产速度就更快了,一天起码有十几个铁柜子往铺子里送。

    抽斗锁原先就有些存货,大的零件赵如熙又分派给了城北作坊的几个铜匠,胡锁匠和江锁匠只做关键部位的小零件,他们一人又有两三个手下,因此抽斗锁的速度完全跟得上。

    虽说还可以再找些铁匠来,提高产能,但赵如熙觉得保持这个速度就可以了。

    虽说要趁热赚钱,但饥饿营销是必须的。反正京城的这些人不敢不买保险柜,等得再久他们也得买;可用饥饿营销的方式出售,这影响力就大多了。

    她不光要把京城人的钱一网打尽,她还要赚外地富户们的钱。

    京城的保险柜,如今虽说还供不应求,每日还有许多下人在铺子门前排队购买,但至少货源是源源不断的。大人、老爷们又无需亲自去靠队,大家也就不焦躁了。

    有萧圪做背书,京城里没有哪一个是敢赊欠的,都是银票交易,且大家的银票还半点不敢作假。

    保险柜每个售价八百两银子,一天卖十七八个,钱都是有数的。钱收到后直接送到吴宗手上,吴宗再悄悄派人送给赵如熙。赵如熙早就运了几个保险柜回绥平伯府,除了没有多少私房钱的赵靖泰,老夫人、赵元勋和朱氏她都各送了一个。

    这生意牵扯太大,家中长辈听说后肯定会有cao不完的心,生怕她出岔子,生怕她招人恨,担心那些银票不安全,等等;另外她赚的这些钱,大部分都打算送到萧令衍那里改变政局,她自己只留一成的辛苦钱。这些不好跟家里人交待。

    因此她根本没跟家人说这生意是她的。

    如果说,刚穿越过来时,她对环境还不熟悉,对未来命运的掌控力不够,没安全感,也不清楚老夫人、朱氏等人的秉性,对人有防范。那么现在她是完全放下了心防,把他们当成真正的家人了。

    所以在她心里,她的钱就是家人的钱。

    她要用钱来生钱,她还要去江南置产,将家里人都迁过去。所以这些钱她暂时不会交给家里人。

    如果这辈子她会成亲,等她离开家时,她再把一半家产留在家里。

    不到十天的功夫,赵如熙装银票的小匣子就快满了。

    账目是她亲自记的。每日发出去多少铁柜子,收回多少钱,一清二楚,钱数虽然多,账目却简单的不行。十天能赚多少钱,她早就心里有数。

    现在她决定进行第一次分红。

    开业的第一天铺子存下的二三十个保险柜就销售一空,后来就断了三四天货,新铁匠来了后,前两天因不熟练产能低,后面每天保持在十七、八个的数量上。这十天里售出的保险柜共有一百五十二个。

    刨除成本,每个保险柜净赚六百两,一百五十个就是九万一千多两银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