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8节 (第3/3页)
舍得花大钱给大柱看病,硬生生把大柱的命从鬼门关给抢回来。” “马管家可说了,在出发前,姑娘特意叮嘱过他,要保证咱们的身体健康和人生安全,宁愿走慢些,绕远一点路,也别赶时间,别冒险。要不是有姑娘交待,马管家哪里敢花十几两银子给大柱看病?路上安排得也极宽松。有时候还只是下晌,因不知道前面有没有地方可以住宿,马管家愣是早早就让咱们停下来歇息。否则,这一来一回,哪里用得着这么久的时间?” “可不是。因为这个,姑娘就多花了不知多少钱。” 第378章 庄子新面貌 “咱们也不知修了什么福,能遇上这么好的主人。希望姑娘一生顺顺遂遂、长命百寿。咱们一直做她的庄奴,别再被转卖了。” 大家都心有戚戚焉,点头赞同。 县城离庄子还挺远,汉子们却是舍不得花钱坐马车的。大家安步当车,一路走回去。 好在天色还不晚,等他们走到庄子时,也才是晚饭时分。 “爹,你们回来了?” 守庄门的小子是钱有剩的大儿子,今年十六岁。他看到自家父亲,惊喜地大叫一声,撒丫子往里跑,一面跑一面喊:“回来了,他们回来了。我爹他们回来了。” “这臭小子。”钱有剩笑骂一句,把庄门关好,跟着大家一起往里走。 绕过主宅,又往里走了一段,下了坡,就能看到他们的庄子了。 可这一眼,大家就愣在了那里。 原来庄子上是一条泥泞的路,即便是晴天,大路上仍是下雨时形成的泥泞样子。路的两旁是一座座参差不齐的低矮的竹篱屋子,外面盖着的茅草因风吹雨打,早已发霉变黑。再加上养鸡鸭猪羊,整个村子常年弥漫着一股不好闻的味道。 可现在他们看到了什么? 原先泥泞的大路此时已变成了青石板路,路很宽,可以容纳三四辆马车行驶。 在路的两旁,整整齐齐地建着一排排地宅子,宅子就跟用尺子量过一般,大小、形状、朝向都一致。它们全都坐北朝南,前面带着院子,歇山式瓦顶,泥砖墙。 这些宅子东西各一排,分布在大路的两边。每排都有三个宅子。后面一排跟前面一排相隔着一条小路的距离,十分的整齐美观。 “这、这……”拴子跟大柱道,“你掐我一下,看看我是不是在做梦。” 大柱也犹疑在梦中,听拴子这么一说,毫不客气地用力掐了拴子一下。 “咝……”拴子痛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可他非但不生气,反而咧开嘴笑了起来,“哈哈,痛的,不是梦,真不是梦。” 此时正是家家户户做晚饭的时候,大家都在家里。经过钱有剩的儿子一路喊过来,听到的人都纷纷从宅子里出来。 于是就看到一群汉子在村口傻愣愣地站着。 钱多多见状,心里的得意立刻压过对两个儿子的关心和担忧,朝汉子们笑了起来:“怎么了?是不是认不得家了?” 钱有余上前几步:“爹,这、这……”他指了指宅子,“怎么才两个月,宅子都建好了?而且当时不是说……” 他没说下去。但庄子上所有人都知道他想说的是什么。 当初赵如熙说可以赊欠木头给他们建房子时,村里形成了两派。 一派欣喜不已,立刻开始做泥砖、打石头;另一派人却担心还不起债,到时候要被卖出去,因此宁愿住在低矮的屋子里,也不愿意赊欠。 就比如李婆家,她家没壮劳力,能干活的只有她儿媳妇和十二岁的孙子,养活自己都困难,没有还债能力,因此并不打算建新屋。 那时候钱多多把事情跟周管家说了,周管家问了姑娘,姑娘说愿意赊欠的就赊欠,不愿意的不用勉强。只是建宅子的要按她的规划来做。 于是庄子上有一半人打算建房子,其他人都不想改变现状。 可现在旧屋子全都没有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高大的泥瓦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