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0节 (第3/3页)
殿门外去迎接皇上。 萧圪在朝堂上跟大臣斗智斗勇,回到后宫便不想再斗心眼,说话都懒得绕弯子。 他跟谨妃进了殿堂,坐下就直接道:“朕刚刚跟表叔在前面赏画,多呆了一会儿,所以回来晚了。” 谨妃的心往下一沉。 不过她面上不显,亲自奉了茶给萧圪,笑道:“枯木先生身体还好吧?” “还不错。就是……”萧圪没有喝茶,将茶盏递到太监手里,看着谨妃道,“你派平阳去游说他那小徒弟到京城女子书院念书了?” 那老家伙进来,果然是来告状的。 谨妃脸上露出诧异的神色,反问道:“臣妾?”旋即她就笑了起来,“不是臣妾派她去的,是她自己去的。” “皇上您也知道,每年下面的女子书院都有一两个优秀学子能晋升京城女子书院。今年正好尚德说北宁离京城近,要跟京城女子书院在年考时用一套题,平阳就派人送了试卷并监考。没想到赵知微竟然考了第一。” 第420章 论说话的艺术 说到这里,她还十分真诚地夸了一句:“那孩子是真厉害。” 夸完,她才接着解释:“本来把名额拨下去就行了。只平阳爱才心切,又觉得绥平伯府的孩子本就是京城户籍,原先情况特殊就算了,过段时间新年伊始,知微应该回京城上学才是。所以她就亲自去绥平伯府走了一遭。” “可知微说她师父在北宁授课,朝庭办的绘画班也在北宁,回京城念书她不方便。便是平阳提出只需要她旬休日来念书,书院特意派夫子专门给她授课,其余时间都允她呆在北宁,她也没答应,直接拒绝了平阳。” 她这些话说的就十分有技巧,点明是尚德长公主先挑的事,再说赵如熙本就应该到京城来念书,现在呆在北宁不合规矩。错在她们俩,平阳郡主去邀请并无错处,还诚意满满地替赵如熙解决问题。可赵如熙还是丝毫不留情面的拒绝了。 平阳郡主代表的是她谨妃,而她是皇上的宠妃。赵如熙不给平阳郡主面子,就等同于不给皇上面子。这样的人,不值得皇上维护。 谨妃此时笑容温柔,说话温声细语,貌似在跟萧圪陈述事实,解释事情的缘故,可上起眼药来毫不含糊。 说着,她露出不高兴地神色,撒娇似地对萧圪道:“皇上,当初建女子书院时,可是说了要严格按地域户籍上学的。按理说,知微身世大白,户籍迁回京城后,就不该呆在北宁女子书院,而是到京城女子书院来报考的。只不过她拜了枯木先生为师,臣妾也知道您甚敬重枯木先生,前几个月这才忍着没说这事。” “现在半年过去,她在年考时又考了第一,无论从成绩名额还是户籍上,过了年她都应该进京城女子书院才是。她拒绝京城女子书院的招揽,可以说是仗着枯木先生的势,没将臣妾放在眼里。” 说着,她将脸转到一边,眼眶开始泛红。 她深知萧圪喜欢聪明却又耿直坦荡的女子,所以进宫不久她就立了这么个人设,有什么情绪,不管好坏她都会摆在脸上,不让在朝堂上斗了一天心眼的萧圪还来费神猜她的心思,也不会假模假式地装贤良。 有意显露自己无伤大雅的小缺点,偶尔使个性子撒个娇耍个赖,可比那些跟木头人似的嫔妃鲜活多了。 赵如熙这事,不过是小事。她跟尚德的矛盾皇上也知道。既然让康时霖抢占了告状先机,那她不如把自己的不高兴摆在明面上。如此,即便皇上答应了康时霖,也必然对她心生内疚,会想办法补偿她。平阳上门去强逼赵如熙的事更加不会再追究。 果然,她这么一说,萧圪就心虚起来。 道理确实在谨妃这边。京城女子书院既交由谨妃来管,他没跟谨妃商量就擅自把她的学生放走,做得确实不够地道。 他长叹一声道:“你也知道朕向来把枯木当成亲叔叔一样看待。他老人家来求朕,又是这等小事,朕当时也没多想,就直接答应了他。事已至此,也不好改了。不如你提个要求,就当朕给你陪不是了。” 谨妃转了转眼珠子,露出狡黠的笑容:“也无需您做什么,您只需把尚德叫来,训斥她一通便是。” 萧圪“哈哈”大笑起来,点头谨妃的鼻子,宠溺道:“你啊。”一摆手,“行,朕答应你了。” 谨妃这才高兴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