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2节 (第3/3页)
自拔。 崔夫人进了京,在城南找到那个印坊,发现这个印坊位于一个巷子里,门口挂了一个牌匾,写着“王记印刷”,匾额陈旧,宅子墙体斑驳,十分的不显眼。 王是大姓,赵如熙上辈子的母亲姓王,她便用了这个姓氏,以免这个作坊随着别人追查,容易把它跟她、许家、萧令衍等人联系上。看到这个作坊的人,第一反应就是去查京城姓王的家族。 这是个碍眼法。 崔夫人明显中招。 看到这个牌匾,她第一反应就在脑子里搜寻了一下姓王的世家,这才让下人敲门。 敲了许久,久得她们都以为里面没人了,门这才“呀”地一声开了,出来个瘦瘦的中年男子,问她们道:“什么事?” “你这里是印坊吧?我们夫人想印些东西。”下人道。 那人打量了站在车旁的崔夫人一眼,点头道:“进来吧。” 崔夫人带了三个侍卫和一个丫鬟一个婆子,倒也不惧,直接走了进去。 领着崔夫人一行人到厅堂里坐了,那人就去了后面,隔了好一会儿,这才跟在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头儿身后走了出来。 “你要印东西?”老头儿连寒暄都省了,直接问道。 崔夫人点头:“正是。” “印什么?” 崔夫人把给赵如熙看过的那张报纸拿出来,递给老头儿。 老头儿看了一眼:“你要印多少份?” 崔夫人迟疑了一下:“三百份。”抬眼盯着老头儿,“要价几何?” 老头儿扶了一下胡须:“三两银子。” 崔夫人不敢置信地看着他:“三两银子是总价,还是……” 一两银子是一千文,三百份报纸,平均下来一份报纸的印刷价格才十文钱,这价格完全不可能。连纸的成本都不够,更遑论印刷成本了。 可如果三两银子是一张报纸的单价,又太贵了,似乎也不可能。 “总价。”老头儿道。 崔夫人皱眉。 这怕不是个骗子吧?收她三两银子和报纸,完了不承认接了她这单生意。她为了三两银子也不好去报官,只能吃个哑巴亏。 老头儿一看她这样子,就知道她想什么,不耐烦地道:“要印就印,不印就出去。印的话先交一百文押金。” 第463章 你垫了钱? 他站起身来,一边走一边吩咐中年男子:“王坤,她要印就给她开个单据。” “我知道的,爹。”王坤答应了一声,看了崔夫人一眼,站在那里也不说话。 夫人一咬牙:“成,印吧。” 一百文钱,对她来说真不算什么。平时施舍给小乞儿的也不止这些。至于报纸,她手上还有两份模版。就算骗,她也损失不大。 她身后的婆子上前,数了一百文钱过去,拿到了王坤写的一张收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印刷数量是多少的纸条,上面还盖了一个“王记印坊”的印章。 “十天后来拿货。”王坤道。 “十天?”崔夫人惊诧。 这速度也很不可思议。 一般的印坊,不管是雕版还是活字,因为要刻雕版或排版,在印刷之前花的功夫都挺大。她这报纸,没有二十天根本印不出来。这还是前面没客人排队的情况下。 要是有人排队,花的时间会更久。 王坤面无表情地送客:“好走不送。” 崔夫人精神恍惚地出了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