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5节 (第2/3页)
开导赵如语,见她神思恍惚,似乎根本没听自己说话,他干脆闭嘴不说话了。 赵靖立轻瞥两人一眼,转过头继续跟赵如蕊说刚才的话题:“……人是真的不错,你考虑一下。” 赵如蕊却红着眼道:“大哥,凭什么?凭什么我就得嫁这种人?你看看小姑姑,日子过得多艰难。” 赵家的小姑奶奶是庶出,嫁给了城西的一个举人。 她出嫁时绥国公已去世,因为给绥国公治病掏空了家底,老夫人也不可能拿自己的嫁妆来给自己不喜欢的庶女做嫁妆,所以赵家小姑奶奶嫁妆不丰,嫁的人家家境很一般。 偏她的婆家这些年又一直走下坡路,虽能吃饱穿暖,家里也有三四个仆人,但跟绥平伯府比还是差得远。 小姑奶奶对娘家心有怨恨,这些年如没必要,也不跟绥平伯府走动。 听到赵如蕊的话,赵靖立的脸色很不好看。 他是赵家二房的长子没错,可他才十五岁,比赵如蕊还小。他能给赵如蕊张罗亲事,而且人选也是精心挑过的,家境不差,人也很上进,长得也不错,这种条件已是他尽最大的努力替赵如蕊张罗的了。 结果赵如蕊就这么轻飘飘一句话,把他这段时间以来的努力全抹去了,连多听他说两句、多了解这家人的兴趣都没有。 他决定也不管赵如蕊了。 就让她在家里呆着吧。 …… 赵如熙接下来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除了读书就是教画画,半点不cao心别的事。 张厉的事挑起了她的好胜心,她一心想在接下来的科举考试中取得好名次。 不知不觉间,四月份来临,府试开始了。 这次参加考试的女性考生,就只有赵如熙和两位京城女子书院的学生。 如果说县试第一场时,这两个女学生在对上赵如熙时眼里还有些倨傲,那么在赵如熙取得第一名时这种倨傲就消失了。 县试的风波闹得那么大,最后连张厉都被罢了官。 虽然朝廷对外的说辞是张厉在县里做县令时犯下的事被揭发,所以才被治罪罢了官,但坊间说什么的都有。许多人私下里觉得是皇上对张厉在县试中的表现不满,才罢了他的官的。 这些言论,这两位女学生也有所耳闻。这次府试,赵如熙一进门,两人都笑着跟她打了招呼,样子极为热情。 赵如熙微笑着点点头,便把手里的文房四宝拿出来,倒水磨墨,完全没有跟她们聊天的意思,两人只得讪讪作罢。 府试考试的形式跟县试类似,同样是考三场,分帖经、杂文、策论,分别考记诵、辞章和政见时务。头两场各考一天,最后一场是连续考两天,需得在考场上过夜。 当然,府试是可以提前交卷的。最后一场的试卷如果一天能写完,也可以只考一天。 跟县试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府试的试卷是糊名的。交卷时拉动身边的小铃,就会有两人过来糊名,将考卷放入专用匣内,考生即可离开。 不过试卷虽然糊名,却不誊抄。阅卷官不光要看文章写得如何,还要看字迹写得是否工整漂亮。 赵如熙仍然是做得最快,提前交卷的那一个。 第488章 还是第二名 “累了吧?赶紧先吃点东西,然后洗个澡,好好睡一觉。”朱氏看着女儿从马车上下来,满脸的倦色,心疼地道。 府试第三场的策论题并不是一天能写完的。赵如熙即便能写完也不想太过打眼,提前一天交卷。因此她还是在考场里呆了一夜,第二天差不多中午才交卷回来的。 她在现代为了赶图纸,熬夜是家常便饭。可到了古代,生活太过健康绿色,天刚黑就睡觉,天刚亮就起床,从来没有熬过夜。 这下子在考场上呆了一夜,虽也可以趴在桌子上睡觉,但还是很不舒服,出来时就觉得受不了。 她答应一声,吃了东西洗了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