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9节 (第3/3页)
氏又发现不对了。 “这观武堂现在也没人用,我问过阮嬷嬷了,屋子里除了点桌椅,都是空的。我把书放在那里。这些书贵重,等我看完还得还给师兄们。机会难得,我打算让崇文哥和靖安哥他们都来看书。放在外院,他们出进也方便些。我要看,再搬一些回修竹院便是。”赵如熙道。 平时赵靖立向她请教问题,时常进出修竹院。但她跟赵靖立是堂兄妹的血亲关系。 她跟许崇文在感情上再亲近,两人没有血缘关系,许崇文在这里仍然是外男。他要是整日进出修竹院看书,难免让人说闲话。自己住的院子整天有人来来去去,赵如熙也觉得很不方便。 所以她干脆就把这些书都放在外院了。 反正她每天也要活动活动身体,走出来搬几本书,看完再放回去,也不觉得很麻烦。 朱氏又是感慨:“还是你想得周到。也不怪大家对你好,是你先对别人好。” 有机会就想着许崇文、赵靖安他们,他们对赵如熙一定会非常感激。 再想想赵如熙的三位师兄,如果没有保险柜那一茬儿,大家都觉得占了赵如熙的便宜,遇着这种事他们即便看在师父的面上帮一帮,又岂能尽心尽意?可见人都是相互的。你对别人好,别人才会对你好。反之亦然。 接下来的日子,赵如熙就如同老鼠掉进了米缸里,看书看得不亦乐乎。 自穿越以来,她都忙着赚钱。现在萧令衍让她不用再开拓新的赚钱项目了,她就空闲了下来。除了会试,她似乎没什么可cao心的了。 原先的项目里,印书机和钟表因为要装成舶来品从南边运来,赵如熙早就直接交付给了萧令衍,让他在南方找人做这两样东西,不用再运过来再运过去,增加成本不说,也容易暴露。 至于市场流行的翡翠首饰,赵如熙早就叫人把那批原石开了一小部分出来,交给萧令衍,不管他是运到南方雕琢还是直接在京城某个地方暗地里加工,就不关她的事了。 物以稀为贵。即便当初她运了几船的原石,但仍然把量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不让翡翠泛滥贬值。如此cao作,既抬高报物价,又控制了风险。所以原石她也开得不多,这方面完全不用cao心。 除此之外,保险柜和纺纱机都跟皇上合伙,完全走的明路。 她开的银楼卖的都是普通的金银珠玉首饰,偶尔有一些翡翠首饰,也号称是从南边进来的,只是金镶翡翠或戒面一类的小块翡翠,连玉镯都很少卖。这样的银楼在京城并不显眼。 这些生意都在明处,管理都十分成熟,再有周春和马胜看着,赵如熙除了月底看看账,基本上不用她再费精力。 两个庄子也走上了自己的轨道,不用她多cao心。 于是赵如熙就得以安安心心地宅在家里看书写文章,累了就画画、练字,赚点积分。呆得闷了,她会去康府一趟,跟师父、师兄们见见面,聊聊天。萧若彤和许雪、沐清蔷偶尔会过来看看她。 安静的时光过得尤其快,秋天一眨眼就过去了,第一场雪飘落在京城上空时,预示着这一年的冬天来临。 这日晚饭时,赵元勋的神色不如往日的轻松愉快。 “唉,京城还好。北边气温骤降,听说关外大批的牛羊死亡。今年冬天,边关怕是不会安宁。”他对赵如熙叹道。 赵如熙以需要参加会试为由,要求赵元勋知道了什么朝堂上的事,都跟她讲一讲,赵元勋便养成了在饭桌上跟女儿谈政事的习惯。 赵如熙涮羊rou的手一顿,脸色凝重起来。 看来第一场政变已徐徐拉开了帷幕。 第536章 规避风险 赵元勋见女儿的脸色都变了,赶紧安慰她道:“只要关外遭灾,那边的人都要来sao扰咱们边关,哪年都会有些小摩擦。咱们边关将士也不是吃素的,粮草充足,装备精良,且有准备。咱们倒是不用太担心。” 赵元勋是武将家庭出身,自己虽因身体原因没能担以重任,但对边关之事还是熟悉的。他也打小熟读兵书。即便现在在大理寺任职,却还是会特别关注边关的信息。 “可如果他们把将士们的粮草抢了或烧了呢?”赵如熙问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