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9节 (第2/3页)
者的对政局的掌控程度。换句话说,这就是你退我进,你进我退的问题。” 本来萧圪问这话,只是想看看那文章里的想法是不是真的赵如熙的想法,还是彭国安他们这些人特意教赵如熙这么写的。一个十五岁的女娃子,怎么可能对治国有深刻的了解和想法? 他没想到赵如熙竟然会这么回答。 震惊之余,他陷入了沉思。 见他半晌不出声,旁边的谢公公看了看屋里的座钟,开口唤了一声:“皇上。” 萧圪这才惊醒。 后面还有八人,虽然最后几名可以草草而过,却也需要时间。眼见得传胪大典的时辰很快就到了,可不能磨蹭。 他抛开这个问题,问自己最感兴趣的:“赵知微你的书法师从何人?”他可没听说秦喆又收了一个徒弟。 赵如熙摇头:“学生没有拜师,原先只是临摹明苍先生的字帖,后得庆阳县主提点了一次,忽然顿悟,字便有所变化。” 进士为天子门生,所以新晋进士没任官职之前,在皇上面前可自称为学生。 “哈哈,果然是聪明的女娃子。你师父又要以你为荣了。”萧圪笑道。 说着,他道:“行了,你先过去吧。有时间写一幅字送给朕,朕将之珍藏于大内之中。” 赵如熙露出惊喜之色,道了一声:“学生的字能入皇上的眼,是学生的荣幸。”说着,她行了一礼,退了出去。 接下来萧圪将余下八人问完,十人便由莫大人领着退了出去。 直到这时,大家都还不知道自己的名次。 退到宫门外没多久,时辰就到了,王公大臣们都进了大殿,乐坊的乐师奏起了音乐,不知何时被叫去的会试第四名成了传胪官,开始喝名:“状元,赵如熙。” 赵如熙一惊,段琛也是一愣,两人都觉得自己听错了。 这个大典是礼部和鸿胪寺官员最忙碌的时候,唯恐某个环节出错。这时候安排人进场的莫大人几位已拿到了最终的名单,因此根本不用怀疑,莫大人上前道:“赵知微,赶紧进去,你是状元。” 所有的新晋进士一片耸动。段琛脸上更是惊诧万分。 赵如熙没有再犹豫,立刻上前,跟着鸿胪寺的官员进了大殿,在某列的第一排站好。 因为一路有官员传喝,赵如熙的状元之名,不光外面的进士听到了,殿内又分班排列好的官员们都听到了,大家看着站在第一排的赵如熙,表情都是一个样,全都震惊莫名。 赵如熙顿时感受到了灼灼目光。 “榜眼段琛。”紧接着传胪继续报名。 接下来的名次跟会试没有多大变化,只是原先的第六名因为是个仪表堂堂、声如洪钟的中年大叔,被皇上点为传胪。 三年一届的传胪大典,自有一套完善的流程。所有人进了大殿后,皇上从里面出来,坐上龙椅,说了一些勉励的话,新晋进士便由礼部官员领着,退了出去。 此时,才是早朝阶段。 萧圪环顾一周,直言道:“大家可能心里嘀咕,觉得朕昏庸,点了一个女子为状元,这叫天下男子情何以堪。朕就想问,男子的尊严、脸面是靠女子退让所得的吗?你们的胸襟呢?你们的气度呢?” 见殿内一片肃静,众臣噤若寒蝉,他继续道:“赵知微,文章、书法无不令人叫绝,点为魁首,实至名归。如果堂堂大晋,泱泱大国,容不下一个惊才绝艳的女子,自诩公平、公证的科举考试要在女子身上放弃原则,朕替大晋悲哀,替朕自己悲哀,也替众卿悲哀!” 大殿内又是死一般的寂静。 这时候,齐虚谷上前一步,高声道:“圣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