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14节 (第3/3页)
姐儿的声誉,传出不好的谣言,那就是打皇上的脸。我们只能谨言慎行。张大人自不会如此,想来此言也只是客气话。但该解释的,我们还是得解释清楚,以免发生误会。” “哈哈哈,是我们唐突了,实在对不住得很。”张顺干笑几句,“赵状元是新科进士,比所有人都厉害,大家都想着向她请教学问,倒忘了她是个女子。” 他向老夫人笑道:“有这么出息的儿孙,老夫人您老有福气啊。” “哈哈,托昌明盛世的福,托皇上的福。”老夫人也开始跟他打“哈哈”。 张顺今天来,除了想把跟赵家的关系维系得更密切一些,最好将侄儿推销出去外,还想打探一下赵如熙的外任地。 他当时可是给过一个名单给赵元勋的。也不知这份人情落到实处没有。 他向赵如熙道:“赵状元既中了一甲,是留在了翰林院了吧?” “没有,我请求外放了。”赵如熙笑道。 “啊?”张顺做出吃惊的样子,不过立刻就朝赵如熙竖起了大拇指,“赵状元果真与大家不同,心系百姓,愿意了解民生疾苦,是我辈之楷模。” “张大人过奖了。”赵如熙微笑。 “不知赵状元放了哪处的外任?”张顺问道。 说着,他还看了赵元勋一眼,让赵元勋想起了张顺给他的那张名单。 赵元勋也看向了赵如熙。 他只收到赵如熙考上状元的喜讯。至于赵如熙派官的事,因为时间紧,她们很快就来姑苏,朱氏便没有再派人给赵元勋说。 赵如熙放外任的事,还是朱氏派人提前报信,让他出城迎接老夫人的小厮说的。张顺当时在衙门,也听到了。 至于赵如熙外放了哪里,赵元勋自己也不知道。 不过张顺给他的那张名单,他早就托人送回京城了。也不知道赵如熙运作得怎么样了。 赵如熙道:“安州省临江府南阳州任州同知。” 张顺和赵元勋齐齐一愣。 这地方,可不在张顺给的那个名单里。 赵元勋就有些着急,问道:“当初我曾叫人送回去一个名单,上面都是张大人的同年或同窗。他不光深知他们的为人,有这层关系在,还能关照你一二。这南阳州没在名单里吧?” “爹您真会开玩笑。派官是皇上的事情,哪能我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的?再说,我是状元,官居从六品,地方上能合适我这个品阶的本就不多,我还不能马上做一地的主官,须得从辅官做起,也就是州同知最适合我了。” 赵元勋话一出口,也知道自己的话不妥当。有些话自家说说还好,现在当着张顺叔侄俩的面说,那就不恰当了。被人传出去,定有人说他们赵家想做皇上的主,或有御史弹劾吴怀寺,给吴怀寺招黑。 “是是是,爹这也是关心则乱。”赵元勋说着,摇摇头,苦笑道,“你不知道,当初一听你考上了贡士,我就担心你去做地方官时有人欺负你,完全乱了分寸。” “哈哈,赵状元,你爹这是关心你。”张顺笑道,“也是他愁眉苦脸地跟我诉苦,我才写了一张名单安慰他,当不得真,当不得真的。派官之事,自然是皇上派到哪儿就是哪儿,派谁就是谁,咱们自然一切都听朝廷的安排。” 他是个人精,一听赵如熙这话风,就赶紧接话,把大家都撇清,也顺便表明态度——他跟赵家人是一条绳上的蚂蚱,那名单还是他给的呢。他绝对不会把刚才赵元勋说的话泄露出去的。 说完这些,他不由看了自己侄子一眼。 窥一斑而知全豹,赵如熙一张嘴,他就知道这是个厉害的,绝对不是个普通的小姑娘,政治敏锐性比赵元勋还要厉害。 不过也是,没有这水平,也考不上状元。要知道乡试、会试是最公平不过的考试了。殿试虽然看脸,但也是以会试为基础的。而且皇上绝不会让一个草包当状元。 跟赵知微相比,自己这个侄子简直是云泥之别。 第648章 到南阳 想到这里,他收起了一切小心思,笑着对老夫人道:“你们远道而来,风尘仆仆,我就是来给老夫人请个安,不多打扰您老了。您歇着,我们告辞了。” 说着,他领着侄子站起来,行礼告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