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隋好驸马_第298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8页 (第2/2页)

锐的箭矢。

    周法尚的三万兵马,至少有一万余人的弓弩手,此刻全部都是隐藏在船上,冲滩火力支援。利用战船的掩蔽,这些弓弩手的防护比守城时还要可靠,除非敌人从舷窗里**来,否则根本伤不到人,因此可以尽情的输出,敌人要想近战的话,则不但要击破前面周法尚部署的重步兵,还要冲过齐腰深的海水才能到船边,再抓着湿滑的船舷木板登船mdash;mdash;这几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更别说打着野战心理准备而来的叛军,根本不可能携带任何攻城攀登的器械。

    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的完美,似乎是要翻版去年萧铣在平壤城下、大同江边,伏弩射杀高句丽国王高元之弟高建那一战。

    谁让杨玄感这个匹夫没想到去和高句丽人勾结,了解一下高句丽人惨败时来护儿使用的战术呢?这个信息不通畅的年代,被人一招鲜连续吃几回的事情,实在是太常见了,尤其是当这一招第一次使出来的时候,对付的是番邦蛮夷时,国内的人几乎不会注意到得胜将领究竟用了什么计策、有哪些细节。

    两阵对圆、周法尚看到对面叛将出来喊话威慑时,居然是杨玄感出阵。心中惊诧莫名,随后又是一阵狂喜,就好像杨玄感已经授首了一样。

    居然是杨玄感亲自出战?看来这叛贼也是急了眼了。唯恐咱在他背后站稳了脚跟,前后夹击呐!莫非真是上天要咱建功。让杨玄感落个和高建一般的下场?rdquo;

    幸好,杨玄感还是有脑子的,不明虚实的情况下没有贸然亲自冲锋,只是挥军掩杀,两股大军很快如同海浪与礁石相撞,碎得一塌糊涂,鲜血飙飞,箭矢飞射。虽然很有战争的美感,可惜死的双方都是汉人,丝毫没有此前痛饮高句丽蛮夷鲜血时的成就感。

    hellip;hellip;

    周法尚和杨玄感在一片石激战的过程虽然惨烈,却没什么好多说的,因为从战术层面上来说,几乎就是来护儿和高建在大同江畔那一场登陆战反登陆战的翻版。所区别的无非是杨玄感更加孤注一掷,投入的兵力更多,账面上的人数优势比例更明显。

    但是,杨玄感的嫡系部队终究只有那么不到五万而已。现在纵然拉起了二十万大军,多的都是辅兵、杂兵、几个月前还是农民或流贼的普通百姓而已。故而虽众却不能对周法尚形成很明显的碾压。厮杀了足足大半天。都没分出胜负来,周法尚有船阵放箭掩护,就如同牛皮糖一样死死黏在滩头。不让杨玄感歼灭。

    而且周法尚麾下的士兵有很多都是去年打过大同江畔那一战的,对于没什么文化的士兵来说,已知rdquo;和未知rdquo;对于士气的影响巨大,己方用过这种战术,还取得过大胜,那么士兵自然信心满满,韧劲十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