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隋好驸马_第306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06页 (第2/2页)

太死,mdash;mdash;毕竟打仗这玩意儿,和乱贼血战一场。官军死个万儿八千都是有可能的,要是官军将领被束缚住而不能募兵以补足战损。那就和被农民军捆住手脚吊打差不多了。

    朝廷对于地方将领的控制,更多是根据粮饷来实现。比如如果带兵的是纯武将,没有地方政权财权的,那就直接卡军饷军粮拨付数额,只给你够养两万兵的粮饷,没法变出钱来的将领多募了也养不起。

    而如果要制约的是军权政权一把抓的地方实权派mdash;mdash;别以为这样的实权派此前不存在,其实到了大业八年这个当口,张须陀便算是这类实权派中的代表了。萧铣绝对不是最早的。也不会是最后一批,在这个待遇方面万全不起眼mdash;mdash;那么钱粮控制上就会麻烦一些。朝廷一般使用的是减免地方钱粮税赋上缴朝廷的比例,留下养兵所需的数额。但如果地方官横征暴敛,加派超征税额来多养兵,朝廷就管不住了。

    萧铣如今算是困龙入海,多年经营终于换来了朝廷的信任,成了实打实的地方实权派,做了丹阳留守和江东六郡讨捕大使后,六郡郡守都要听从他的规划。而且他自己在吴郡就有封地产业坞堡,而且听说余杭县、钱塘县如今在萧铣嫡系沈法兴的固守下。还没有被刘元进的乱贼攻破,所以萧铣要想多筹粮,还是很容易做到的。

    所以。当海路军来和萧铣会和的时候,带来的可不仅仅是区区一万人,而足有三万多人mdash;mdash;另外两万多人,是从高句丽沿海的皮岛敌后基地募集而来愿意投效的人马,由冯孝慈、吕玉、独孤延寿率领。

    皮岛军中原本还有侯莫陈氏的一些将领,这大半年来已经被冯孝慈清洗了:谁让他们看不清形势,还以为今年朝廷对高句丽的灭国之战就能结束了呢?结果因为估计错误,侯莫陈氏下头的士兵军官发现还是不得不靠萧铣维持局面,免得被遣送回国当二茬子炮灰。也就被冯孝慈等死忠于萧铣的铁杆慢工细活分化瓦解了。独孤延寿算是识时务者,在侯莫陈氏军官们被清洗的当口见风使舵重新表态死忠。得到了留用。

    所以,汇集到丹阳郡的讨贼大军。足有四万之众,而且都是在高句丽血战余生的老兵,比此前吐万绪鱼俱罗带的国内新征府兵要精锐的多。这一局面让萧铣还没正式讨贼开打,腰杆子就硬朗了不少,两年来的布局总算是没有白费。

    至于军粮的供给,萧铣也是毫不担心mdash;mdash;在萧铣的大军到达丹阳郡之前半个月,武士彟就已经在京口城外、长江江心的金山寺私下囤积了好几十万石的军粮,都是从萧铣和南阳公主夫妻二人在江南的封地征收的,或是提前采买的。这样一来,便足够超额的军队征战所需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