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5页 (第2/2页)
残杀损失,而且军心狂泄,内部意志分裂,许多原本与隋军抵抗死战最激烈最死硬的作战部队,纷纷对于力战的主帅被国王斩首献给敌国谢罪表示不满,军心俨然已经不足以再抵抗大隋了。 略微花了十天半个月的时间重新整顿军队、调度物资,到了七月初,高句丽军队确认了隋军停战的保障后,匆匆忙忙南下去找新罗鱼腩找不回自己的损失、准备从新罗那里掠夺粮食人口回血了。 反观隋军这边,虽然战斗暂时停止了,杨广一开始还不太愿意减少在朝鲜半岛的军事存在部署。然而六月和七月在半岛中部地区水土不服的暑热地区长时间屯兵实在是一个对于隋军来说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验,因为屯兵太密集,物资相对紧缺,连续爆发了好几场小规模的疫病。若非萧铣从海路调集了大量流求樟脑和其他中暑药物、热带药物救场的话,只怕疫病伤亡都不会比开皇十八年那次小多少。 万不得已一下,一方面为了减少伤亡,一方面为了进一步取信高句丽人,杨广大笔一挥,让杨义臣带领一部分陆路军撤回辽西、涿郡,撤走的人马大约有十五万人左右,在半岛地区隋军只留下海路军、陆路军总计四十万兵力的军事存在,这些兵力自然是要一直留到高句丽人兑现此前停战谈判中承诺的割地州郡交割为止,才能撤军的年初来征战的时候,两路军总数也有六十多万,所以好歹也有将近十万人的隋军战士在今年血洒朝鲜半岛,或是死于各种非战斗减员。出境远征的残酷,可见一斑,哪怕是作战顺利的年头,没有打过溃败的战役,一年下来进攻方总也要死十万人上下。这还没算运粮后勤的民夫。 若是全部算上,朝廷三年来三次征讨高句丽,至少已经付出了六十万正规军和两百万民夫的生命代价了,且不包括杨玄感内战的死伤。百姓士卒之苦,实在是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杨义臣的人马退走之后,高句丽这边已经深入新罗境内,和新罗人血战打上了,据说新罗果然是鱼腩至极的渣滓,连已经血战余生没多少力量的高句丽都顶不住,只要高句丽是腾出双手来全力揍新罗,分分钟便是一个揍趴下的节奏。没过半个月,新罗军就被高句丽人几乎凿穿新罗中部山区的洛东江河谷,把新罗疆土东西割裂为两部分,南线几乎直达后世面对日本九州岛的釜山港一带。 高句丽军队进展神速的同时,来护儿部的隋军水师也开始向南移动虽然高句丽人对此一开始很警觉,但是也不敢做什么过激举动。隋军对此给出的解释,则是与高句丽停战后,近日发现百济国对大隋朝廷另有不敬之举,主要是害怕隋军南下、主动勾结倭国试图互相结盟对抗朝廷。所幸倭国对大隋忠心,捕缚了百济的密使后送交了大隋皇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