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8页 (第2/2页)
事宜的内史令萧瑀为求谈判成功,私下导致两国国书翻译歧义,如今朝廷已经重责内史令萧瑀,罢官为民,具体重新谈判事宜再定。rdquo; 所以,撕毁停战协议的罪责,推到了萧瑀和来护儿的头上,杨广的天子威名和信用,没有受到一丝损害。 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反正高句丽已经亡国灭种了。 第五十二章 灭国余音 曲终人散之际,总归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对于大隋朝廷来说,在大业九年入冬的时候,一个大的基调终归是令天下欢欣不已的,也着实为已经烽烟处处盗贼四起的江山注入了一抹强心剂毕竟,从开皇初年就盘踞东北的边夷贱类高句丽终于被亡国灭种了,纵然持续三年的血战让汉人也付出了总计数百万的人命,这终究是一桩一劳永逸的胜利。 说是数百万人,丝毫不夸张,因为在最后的灭国之战中,来护儿军和陆路军总计又付出了十万士卒埋骨他乡的代价,才完成了这一壮举。所以三年下来隋军直接战死、疫病死于他乡、伤重不治而亡等所有在高句丽得到的永久性减员加起来,达到了惊人的七十万人。而运粮民夫百姓的死亡数倍于此,哪怕不算杨玄感内乱,说有三百万人死于高句丽战争的波及,是万全符合实际的。考虑到高句丽国的本族人口在全盛时基本上也就三百来万,可以说几乎是一个汉人换命屠掉了一个高句丽人,交换比几乎没得赚。 而且,说是亡国灭种,其实也不太准确,战争结束的那一刻,或许只有所有被抓获的高句丽男丁老幼统统被屠杀殆尽,不留种类,但是妇人少女则被隋军宽宏大量地作为战利品俘获了。按说高句丽亡国的时候,女子人口还有超过百万之巨,杨广很是体恤士卒,没让把这些无辜的妇人统统斩尽杀绝,而是做出了甄别。 年四十以上的老弱,没什么利用价值了,当然尽数屠灭;五岁以下的女童,若是母亲还在的。自然可以留下,若是父母双亡,也没必要让她继续在这个世界上受苦了。一样清扫到历史的垃圾堆里。在战争中身负残疾失去自理的,或是有七出之条都规定为恶疾rdquo;的情况的。也没什么好说的。 如此四个条件四管齐下筛选下来,一百来万高句丽妇人倒是被杀了一小半,精选后剩下七十万左右,还算可以一用,杨广便很是大度地给从征士卒每人发了一个女人,任由他们自行处置,为妾也好,为奴婢也好都行。只是规定不许为妻,不仅参加了最后一战的士卒有,连被杨义臣带着提前撤回河北的、但是此前参加过高句丽之战的士兵也有。犒赏全军下来,足足分掉了五十多万棒子女人,最后剩下十几万则是赏赐文物群臣为奴婢,还多几万则卖入教坊人市,任从民间收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