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6节 (第2/2页)
我……好像吃多了啊。” 林满堂重新扬起笑脸,“吃多了,不如去溜达一下吧?咱们村准备交给你们两百二十二头猪,您是全要还是?” 陆主簿大手一挥,“全要。” 这么好的猪rou当然是越多越好,他又问,“明年,你们村可以养多少猪?” 林满堂怔了下,“一千头吧。” 他这次没跟徐方签合约,就是为了等陆主簿。岳福楼到底只是个酒楼,一旦这个养猪法传开,为了节约成本,徐方一定会考虑跟别人合作。但光禄寺就不一样了,皇上一定要吃最好的。别人的猪只能算冒牌货,他们村养的才是最好的。光禄寺不会轻易更换人选。 所以他当然倾向于跟光禄寺合作。 当然,他也没有完全放弃徐方。还是答应留五百头给他。至于这五百头就不是他们村养了,他计划让佃户村也签契约,将养猪法教给他们。 陆主簿可不知道林满堂心里的小揪揪,就算知道他也会竖起大拇指赞他做得对。 陆主簿在村里溜达一圈,让他们村帮忙弄囚车。 他们从京城来,自然不可能带那么多囚车,所以就要小庄村想办法。 陆主簿这边说完,林昌盛就去大庄村找郝木匠。 林满堂一早就猜到陆主簿不会带那么多板车,一个月之前就让媳妇跟郝木匠订了七十四辆囚车。 陆主簿得知林满堂都想好了,赞他有先见之明。 末了,陆主簿拿了个单子给林满堂,“咱们府城这儿有几家店都是从我这儿拿的引子,盐引、茶引、香料引和药引,你想要哪个,我可以给你写张单子,到时候你去店里拿货,他们可以给你最好的货,价格还很便宜。” 这就是作为采买的隐形好处。他给商家引子,这些人给他低价和方便。 林满堂接过单子瞧了一眼,里头倒是有不少南方的香料和药,新陵这边很难买到。 机会难得,林满堂点了好几样,而且数目都不少,陆主簿也不以为意,上次他得了皇上奖励,就想着回报林满堂一次。 林满堂道了谢。 陆主簿还说起萧世子给皇上送西瓜的事儿,“来前,皇上还特地交代,要从你这儿定西瓜。你看你这能产多少?” 林满堂怔愣片刻,今年他和大哥家换了地,这两个地方都不能再种西瓜了,他就得再跟别家换地。 村里人应该能换,毕竟他们为了养猪,也没时间打理,种的都是黄豆。 “亩产有两千斤,我家有五亩地,到时候送出六千斤吧。我挑最好的,差的就留下来卖。” 陆主簿点头,“成。”价格也是按照一文五的价格给的。 林满堂想着自己可以将西瓜发展成小庄村特色。 送走陆主簿,林满堂就召集全村,跟大伙商量种植西瓜。 西瓜一般是五至六年轮作。 村民们不愿种植西瓜,一是因为种西瓜需要时刻待在瓜地,他们要守着养猪场,腾不出人手,二是种西瓜也很费事。 林满堂便跟大伙商量,“你们将下半年的地包给我,我找人种。我按照每年每亩一吊钱给你们,可行?” 沙地半年的收成也就一吊钱,这还得包括种植,收割。现在不用种,就能有这么多钱,大家自然乐意。 “不过,我会将沙地分成六份,每年租一片,第二年租另一片,这样轮着来。” 村民们也没什么意见,“成啊,你自己挑呗。” 小庄村所有沙地加起来也才一百八十亩,分成六份,每份才三十亩。林满堂从西南角那边开始划分,抽到的人家与林满堂立了租赁契书。 一式四份,各自签上名字,一份给了村长,一份给自己,一份是林满堂,另一份给了里正。 林满堂亲自去了里正家,好些日子没见,里正就像老了十岁,看到他,眼神带着点畏惧。 林满堂知道他做贼心虚,只装作看不到。将契书交给他,就施施然离开了。 第134章 腊月二十六这晚, 各家出了两人到村长家开会,为的是商量怎么庆祝这个新年。 商量来商量去, 最终决定请戏班子外加全村一块吃席。 这吃席不是找大厨来家里做,而是在打谷场搭个帐篷,然后各家凑桌椅板凳,每家出三盆菜,凑成二十八盘席。 其实已经不止二十八盘了。全村有二十六户人家,每家出三盆,也有七十八份菜。 林满堂写好了签,用水沾在筷子下面让各家当家人过来抽, 抽中什么就做什么菜式。 如果不会做,也可以买。总之不能为了省钱就拿差的东西凑合。 签子上分为十一种类型:海鲜、江鲜、特牲、杂牲、羽族、水族、杂素、小菜、果品点心、饭粥和茶酒。 每家抽三个,抽完后,各家亮出自己抽到的签。 林福全抽到了一份羽族,一份小菜和一份果品点心。他不明白羽族是啥意思,就问旁边的二弟。 林满堂笑着解释,“就是家禽类及鸟类的菜, 比如小鸡炖蘑菇, 卤鸡,卤鸭。” 林福全恍然, 原来竟是这个, 他侧头问,“你抽到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