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3节 (第1/3页)
一直到了赵主任来了,苏采青让她帮忙劝说,赵主任以街道处的角度劝说了一番,甚至用身份施了压,这老婆婆才松了口。 见这事儿终于有了个好的结果,围观的人都忍不住鼓掌起来。 大家都是有些良善的普通人,看到这老婆婆的可怜和无助,也都很心疼,现在有人可以帮她,也算是了却了一件事了。 苏采青本还担心老婆婆只是嘴上答应,却见她说到做到,说了跟苏采青走就跟着走,没有一丝拖延,苏采青才放心了。 回到家,苏采青让苏幺妹和苏根妹把隔壁那房子,收拾个房间出来,床上换上新的被褥之类的,牙刷毛巾脸盆之类的都准备上,老婆婆直接住就行。 也不用苏采青多说,老婆婆就自觉去清洗自己了,尽可能把自己收拾干净了,才肯进那房间。 苏采青思量着,这老婆婆和许多人还是不一样的,她知道要干净,要爱卫生,只是她的生活条件不允许她讲究那么多而已。可是她从小培养出来的习惯,还有养成的涵养,让她在这种时候,依旧记得要保持自己的干净,不让主人家嫌弃。 这样的人,内心刚强且丰富,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 这样一来,苏采青心里反而放松了许多,虽然之前想过,会是请了一尊大佛进家门,这样看来,这种可能性不大了。 对于老婆婆的入住,其他的人都没意见,苏采青也真的让几个小的给老婆婆端茶倒水,好好地在她面前立了规矩,长了记性。 那堆烧没了的垃圾,苏采青也花钱找人运走了,打扫干净了,人们看在眼里,也要夸一句,苏采青做事有头有尾。 老婆婆在家里住着,每天又要出去捡垃圾,其实她能捡到的又不多。 苏采青给几个小的留了任务,就是要给她找点别的事而做,不能让她继续去捡垃圾了。 几个小的也算是绞尽脑汁了,每天就缠着老婆婆。 苏采青见他们有了事儿干,也不出门瞎调皮了,才微微放了心。 这次因为财产损失不大,而且没伤到人,所以事情还能圆满解决,要是以后闹出更大的事情,就不是这么轻易能够过去的了。 这几个小的,这次算是运气好。 苏大壮那边填埋了臭水潭,还要拆掉那边的一栋旧房子。 因为刘力强去了上海学习,苏大壮也就没有催什么进度,只让工人们按部就班地干着就行。 工人们要吃饭,要住宿,苏采青这地儿也不行,而且人来人往会极为不方便,所以给工人另外找了地方安置,苏大壮也干脆把他媳妇带来,给工人们做饭。 苏大壮的理由也充分:“别人都是这么干的,夫妻两个在一起做事,也对感情好。” 他一个完全不懂什么夫妻感情,说什么对感情好们也是很有意思了。 于是大嫂曹桂香就来了城里,可把二嫂高有娣羡慕的不行。 夫妻两住在这院子里,也会显得拥挤和方便,于是两个人就出去住了,孩子还留在苏采青这儿住着,因为他们住在工地上,实在是不方便。 夫妻两个时常可以来院子里吃饭,或者是洗澡之类的,这样也常和孩子们见见面,他家的双胞胎,下半年就可以入学了。 看着苏采青这屋子里满屋子的小孩儿,苏大壮说:“这房子,我们得加紧盖起来了,不然这人都快住不下了。” 家里人丁兴旺是好事,可是不能让大家挤在一起难受不是? 之前苏大壮还以为苏采青想的那个房子太大了,现在一看,完全不大,毕竟老二家的几个孩子还没来,苏四妹的也没有,苏小壮几个还没结婚。 当然,苏小壮他们以后可能就自己住别的房子了。 就算是为着孩子们,苏大壮也觉得自己的工作责任重大。 到了四月底,苏小壮也从北京回来了,不过他不是直接回了吉阳,而是去上海呆了两天,才回来。 对别人,只说苏小壮是去处理工作上的事儿,不过他已经提前和苏采青报备了,其实是去见他那个对象。 苏小壮去北京大概两个月,本来刚确定关系,还在热恋期,苏小壮突然离开那么久,确实有些对不住人家姑娘。 等到苏小壮回到吉阳,苏采青就发现,苏小壮的精神头不太对。 苏小壮看上去有些垂头丧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