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后,我在八零给七个大佬当妈_第9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6节 (第2/3页)

议,也是开了大半天,开完苏采青都觉得肚子饿的不行了。

    散会时,有秘书特地给苏采青递了话,区长等人请她去食堂吃饭。

    苏采青倒是不害怕,有人请吃饭也正好,她就不用忍着肚子饿回家了。

    政府机构的食堂,水平当然要比外面好一些,rou食之类的是不缺的,苏采青也没客气,要了三四样菜,才坐下来吃。

    区领导班子和苏采青坐在一起,团团围着,简直是像怕她跑了似得。

    “苏同志的发言,真的是十分精彩,让我们都觉得获益颇深啊!”区长笑眯眯地说。

    苏采青要报以笑容:“都是一些拙见,如果值得采纳,那就太荣幸了。”

    “意见确实是非常好的,不过我们也有些疑问,想跟你讨教一下。”

    苏采青说:“讨教不敢,只能说是建议。有些问题,你们站的比我高,看得比我远,自然比我想得深。”

    苏采青也不敢托大,以她的经验来说,把姿态放低,总是没错的。

    双方就这样互相拍马屁几个回合,才进入正题:“人才储备这个事情,我们想听听你详细的想法。”

    苏采青说:“其实成年的人呢,都是劳动力,劳动力就像水,要用正确的方法对待它,才能取得一个良好的平衡。现在咱们面临的情况是,水多了,所以一部分水要储备起来,甚至可以把它做成更加好的蒸馏水,就可以用在更加特殊的地方。而学校教育,就是这样一个蒸馏的过程。除了大学,下面的大专,中专,还有技术学校,都可以考虑扩大招生,将年轻人招进去,教他们有用的技能。等他们学到了技能,又能够反哺社会和经济,促进经济的发展。”

    区长在问,后面的秘书就唰唰唰的做笔记,听着那声音,苏采青就忍不住想,做秘书也不容易,这做笔记的手得多酸啊!还是录音笔好,不用这么麻烦。

    “那剩下的那部分水,按照你的意思,就要用?”

    苏采青说:“能够接受教育的年轻人,并不算多。就比我家,我meimei在上夜校,因为她有我的支持,吃喝拉撒不用担心,住处也有我。可是有些年轻人还需要养家,不说要花钱上学,就算是免费的,他们也没法去。对于这样的人,就要给他们一条路可以走,即便不是什么坦途,也得让他们支撑得起一个家。”

    “可是,如果小商小贩之类的太多了,也不太好吧?”有人问。

    苏采青咽下口中的食物,说:“小商小贩是做生意的,他们做生意就要有东西可以倒卖,就需要有货源。这也是商机。而且市场有它的调节功能,如果本地的商贩太多,竞争过于激烈,市场的规模又不够大,有些人自然就会把目标转向外地。到时候,他们就是把外地的钱,赚到咱们本地的荷包里来了。”

    ……

    在这交流的过程中,周围的人都忍不住频频点头,对苏采青的话表示认同。

    苏采青这饭,吃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吃完。

    领导们问完了问题,才放苏采青离开,而苏采青刚走到门口,就看到了老熟人——《吉阳日报》的主编黎阳。

    “你怎么在这儿呢?跑新闻吗?”

    第76章 看到了价值

    今天代表大会, 大小是个新闻, 可是也不用黎阳这样的主编亲自来跑吧?

    黎阳推了推眼镜说:“我在等你, 从你们开会时等到现在。你的发言稿呢?”

    苏采青说:“被区里拿去了。”

    “哎呀!怎么会这样?看来我得找人去誊抄一份出来!”黎阳转身要走。

    苏采青说:“没用的,我的稿子也是个草稿, 抄了你也登不了报纸。”

    黎阳停住脚步,忙又转过头来问苏采青:“那你还记得内容吗?”

    苏采青答道:“被翻来覆去问那么久, 我想忘一时半会也忘不掉啊!”

    “那就好, 那就好, 你跟我回去, 把稿子再复述一遍吧!稿费好说!”

    于是苏采青被请到了报社编辑部, 给他们复述一遍自己的稿子。

    当然不可能每个字都是一样的, 但是几个重点是一模一样, 就没问题了。

    苏采青把稿子弄完,黎阳立马就拿过去, 一口气读完了,读完还称赞说:“真的不错, 非常好!苏同志, 你这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