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6节 (第2/3页)
这会儿坐在书房里,看着眼前熟悉又陌生的场景,沈燕的心猛地揪了一下。 她下意识的低下头,眼圈有些酸,然后就看见桌面上平铺的纸上画的大八卦。 沈燕:“……” “绣,绣儿啊,你这是在画什么呢?”怎么看着这么像封建迷信的东西呢? “下一本连环画要用到的,八卦城。” “八卦城?” 听到是个城,沈燕就知道这不是在搞封建迷信了,可八卦城这个名又好像和封建迷信扯上点儿关系。 于是她从口袋中掏出老花镜戴上,仔仔细细的开始看图。 “这是什么?我瞧着有点像金陵的灵谷塔。” “用来发射电视信号的电视塔。” “那这又是什么,我看你还特意用标记出来了。” “盲道,专门给盲人行走的道路。” “这个呢?天桥?” “高架桥,汽车多了,需要分流,所以必须要建设高架桥。” 沈燕嫁给宋征军之前,家境很是不错,从小就上学读书,后来当了护士也没停止学习的脚步,所以苏锦绣标记的点她都能看的清楚,除了那个led大屏幕啥的,她有点搞不懂怎么回事,其它的,她还真能琢磨出一二来。 所以她不由得更好奇了。 “你这下一本,到底是想要画什么题材的连环画?不画防灾电影了?” “画。” 苏锦绣连忙回道:“防灾电影和扫盲电影其实现在已经步入正轨了,只要接着后面画就行了,这是我准备的新故事,奶奶你帮我看看大纲。” 说着,她将笔记本递给沈燕。 沈燕接过笔记本低头细细品读了起来。 故事的大纲写了大概有三页多,其中故事叙述大概一页半,对话则是占了将近两页不到,多是一些灵感对话,林小可的性格是属于那种古灵精怪的类型,而且有时候会说一些‘网络用语’,虽然沈燕不知道网络用语是什么,但是不妨碍她能读懂那些‘网络用语’背后的意思。 总之,对话十分有趣,是那种书面阅读能让人会心一笑,拍成电影会让人哄堂大笑的有趣。 只是…… 渐渐的,她的表情变得严肃了起来。 等看完后,她没有立刻发表意见,而是合上笔记本沉思了一会儿,才斟酌着开口:“你是想画一部关于未来幻想的连环画?” “对。”苏锦绣给自己也倒了杯水,忙了大半天,她一口水都没喝,这会儿感觉嗓子眼都快冒烟了。 “你为什么突然想画这个题材?” 沈燕有些奇怪的问道。 “就是……对我们这个国家未来的期待吧。” 苏锦绣笑了笑,将宋清华惯用的椅子拉过来,坐到沈燕身边,一副准备促膝长谈的模样。 “大首长给了我们前进的方向,告诉我们要改革开放,我们也坚定的走在大首长为我们规划好的道路上,奶奶你也知道,我是外语系的学生,想要学习外国的语言,就要接触许多国外的讯息,他们的制度,他们生活的环境,我们都要一一的了解,只是越了解,我就越恐慌。” 沈燕愣了一下,然后握住苏锦绣的手:“不要着急,慢慢说。” “资本主义国家的糖衣炮弹,这句话奶奶应该听过吧。”苏锦绣苦笑一声:“糖衣炮弹……首先它至少是个甜的,而以前的我们,太苦了。” “人都是向往美好幸福的生活的,尤其是许多知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