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极品_第22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6节 (第2/2页)

,觉得故事挺新鲜,都是没听过的,还挺有道理。”

    这话一出,就知道这人是个文化人。

    苏锦绣和宋清华对视一眼,立刻笑道:“躺在上面难受不,要不下来坐会儿?”

    “那感情好。”

    李文玉一听立刻从上铺下来了。

    她坐在苏锦绣身边,手里用的是一把布做的折扇,正呼啦啦的扇着风:“平日里忙的时候,就想找张床躺着,如今让我躺着,又觉得不舒服了。”

    “那是因为床小的缘故。”

    苏锦绣看着李文玉手里的扇子,有些羡慕:“这扇子您从哪儿买的?早知道我也带一把了。”

    “这是我家老方自个儿做的,他这人就爱做这些小玩意儿,不过也多亏了他,生活确实方便不少。”李文玉说话的时候,眼里的得意是掩饰不住的。

    苏锦绣看着扇子,是真的喜欢:“能给我看看么?”

    “行。”

    李文玉将扇子一合,交给苏锦绣。

    苏锦绣对扇子没什么研究,宋清华却是看过不少好东西的:“这扇骨,做工真好。”

    “穷做手艺的,没啥本事。”

    “这可说错了,这些老手艺啊,都是咱们华国文化的瑰宝,以后可是要一代代传承才行啊。”

    “传承啥呀,别说小的了,就我儿子闺女都不乐意学这玩意儿。”

    李文玉接过苏锦绣递回来的扇子:“你们是去哪儿啊?”

    因为车子中途要转站,所以李文玉也吃不准他们的去向。

    “羊城。”

    “哎哟,这可不就巧了嘛,我和老方也去羊城,我大儿子在那儿,儿媳妇肚子大了,让我俩过去帮着带孩子,你们说说,我和老方这才刚退了休,还没松快两天呢,就得去带孩子了,咱们这一辈儿啊,可真是够忙的。”李文玉巴拉巴拉的,话多的很:“你们家两个孩子看着差不多大,不会是双胞胎吧。”

    “是双胞胎。”

    “那可真是好福气啊。”

    老方端着搪瓷杯回来,就看见李文玉和下铺的夫妻俩聊开了。

    不由得有些无语:“你刚刚不是说身体不舒服的么?”

    “我这会儿好多了。”

    李文玉瞥了他一眼,然后伸手接过老方递过来的搪瓷杯,高兴的说道:“老方,这两口子也是去羊城的。”

    “哦?这么巧?”

    老方穿着白衬衫,戴着眼镜,看着很有书卷气,他在宋清华那边屁股尖儿坐了点地方:“你们是去羊城探亲还是……”

    “去采风。”

    苏锦绣笑笑:“顺便带孩子去看看咱们祖国的大好河山。”

    “采风?”老方的笑容顿时真诚许多:“搞创作的是该多走走才对。”

    “我听大姐说,这扇子是您自己做的?”

    “是啊,这扇子可废了不少功夫,上面的扇面可是我自己染的。”

    “是蜡染么?”

    “您还知道蜡染,不错,就是蜡染。”

    老方拿过扇子,展开,指着扇面:“这圆圈代表太阳,里面的鸟是重明鸟,两侧则是两只蝴蝶。”

    “真好看。”

    苏锦绣抬眼看了老方一眼:“也不知道您还有没有多余的,我可以花钱买。”

    “有倒是有,不过还是布,没做成扇子。”老方有些惊讶。

    苏锦绣顿时有点失望。

    来到这个世界这么多年,这还是她第一次这么迫切的想要一个东西呢。

    宋清华看在眼里,等苏锦绣带着两个孩子午睡了,他才又找了老方,两个人交流了一会儿,不多时,他回来拿着本子写了一串地址递给老方,老方收起来拍拍他的肩膀,感叹:“现在像你这么疼媳妇儿的人可不多了。”

    “她难得喜欢一个东西。”

    宋清华叹了口气:“她这个人,就喜欢这些老手艺,生怕这些老手艺失了传承。”

    老方闻言,一瞬间动容:“是啊,现在谁还愿意学这些东西啊,就我这蜡染,也不是家传的,还是跟一个外地来的老师傅学了两手,我们家家传的手艺是做扇子,从团扇到折扇,鼎盛的时候,还选过扇面美人,谁能想到现在都没落咯。”

    说着,还十分不舍的摸了摸自己手里的扇子。

    宋清华见他这样,心里不由一动:“那要是我和你定扇子,你做么?”

    “你定?定多少?”

    “先做个两千把。”

    老方眉头一蹙:“你要这么多扇子做什么?到时候卖不掉……”

    “我自有我的用处。”

    “那扇子的材料……还有扇面……”老方一说到自己的家传本事,就来了精神,立刻拉着宋清华聊了起来。

    “扇骨用乌木或者鸡翅木,扇面用真丝或者绫罗都可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