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打点 (第1/2页)
虽然圣旨还没下, 但想来现在已是八月上旬,应该也快了。 不管是什么事儿,能提前最好准备的就提前做准备, 万一到时候出了什么变故手忙脚乱, 可不是文皎做事的风格。 屋子里的丫头们看着夫人拿着府里的人口册子开始沉思, 都悄悄儿的退了出去, 只留下白露一个坐在下面脚踏上, 一面做针线, 一面等着听唤。 文皎不知道丫头们这些官司,一面翻看着人口册子, 一面打算究竟要带去多少人。 出门在外为官,到时候又是以备战的名义去的,又是川陕甘三地总督, 诸多人关注, 威势可以大,但是必然不能过于排场奢华。 再说西北条件也不比京都, 也没有水路,只能骑马坐车, 颠簸受罪, 有些年纪太大的五十岁往上的老嬷嬷老男仆就不能带过去了。 让文皎发愁的是,好容易全府上下两百多人里选出来一位最合适的陈嬷嬷照管青玉,陈嬷嬷年岁又这么大了, 再有二三年就六十整。 这一路必然疾行, 若是陈嬷嬷路上出个什么好歹,既于林府名声不好, 也不是文皎平日行事。 文皎思来想去, 陈嬷嬷还是留在林府里头看家最好。她一向稳重, 是个能守紧门户的。 青玉的事儿就先交给白露。正好等白露看顾青玉两年,在西北安定下来,就把她和小陈太医的婚事办了。 所以身边四个大丫头里,白露是定要跟着去的。 白霜和林明才新婚燕尔,文皎还没想好是把他们留下来看屋子,顺便新婚相处个几年,还是带去西北。总要等圣旨出来,问过他们小两口的意思再做定夺。 玉雪玉梅一个是还没定下来,另一个虽然定下来了,可六礼才走了三步,林游家里头连聘礼都没送来呢。 再说白霜成婚,白露要调去青玉那边,底下二等丫头们还当不起大任,文皎一时也离不开玉雪玉梅两个。所以她两个也必要跟去。 二等丫头四个,小满谷雨菊露荷露,和八个三等丫头,到时候都问问她们自己和爹娘的意思。 若是身上跟着去了,心里不甘不愿的不想去,也是一桩隐患。 青玉那边的奶娘正好都撤掉,婆子们择好的留下来四个。 黛玉那边四个二等丫头里,锦香兰香——这两个名字本是文皎看黛玉在扬州住的院子里有几株兰草,因此起的两个名字。 后来文皎觉得这两个丫头名字有些俗气,叫黛玉不喜欢尽管改,黛玉已经使唤习惯了,便没改,就这么一直叫下去了。 锦香兰香和玉雪玉梅是一个年纪的人,今年都十九了。 等她们二十二该出阁还有三年,那时候黛玉正好十四岁,下面的小丫头们也□□好了可以顶上来。 文皎想了想,把黛玉院子里的人先放到一边,还是等到时候黛玉自己择可心的带过去,自己再在一旁查漏补缺的好。 孩子大了,总要有点自主选择权才是。再说黛玉管家理事样样来得,她自己一个院子的事儿,管起来也就是小菜一碟。 再就是林海前院书房也有十来个男仆小厮,都是林海出门常使唤惯的。 现在这时代出门,宁可少带几个丫头粗糙些,也要多带几个男仆以保障安全。 虽然是官员上任自有排场,还有圣上的暗卫保护。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呢。 文皎对着册子一气儿划了四五十个男仆小厮,再把男仆们家里的老婆也都划上。 郑氏周氏自然也都不带,把她们留在家里,照旧过日子就是。 葛娘子和陆清两个自不必说,一定是要一起去的。正好她们娘儿两个和陆大郎陆二郎三四年没见,到了西北也好抽个空儿叫她们去看看。 至于杨先生李先生和水嬷嬷卫嬷嬷,倒是真叫文皎发愁了。 当初苏皇后给挑教导膳饮司药女官的时候,想着的是找些年高望重,能力强,但若要再在宫里进益,也没什么机会的五十岁以上的女官。 这样文皎黛玉能得着实惠,女官嬷嬷们也能得着实惠。 那时候林海已经得封六部尚书,大燕开国这么些年,历经三朝,凡是得圣心的官员,只有地方总督调往六部尚书之职,没有六部尚书再往外调的。 谁也没想到林海还会往外调任。 文皎想一想四位先生嬷嬷的年纪和身上病痛,再想想若是没她们四位在身边,到了西北一时在上哪找这样人才去,不禁两难起来。 想了半日,也只好把这事先放着,等到时候亲口问问先生们的意思再说。 再有封氏jiejie和英莲该怎么样,也叫文皎为难。 论起来,英莲虽然定亲了,可今年才十四岁。文皎是打算把英莲留到十七八岁再谈办大礼的事儿。 正好若是林昌这一科中了,做官稳定两年,英莲就可以直接进门享福,不用跟着cao心颠沛流离。 而且黛玉陆清都过去了,这府里也没有和她同龄的玩伴一起。 平日里文皎虽然不带着英莲出门交际,但家里若是来人请客的,文皎也没让英莲避着,她也结识了京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