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中举 (第1/3页)
林昌一行一行看下去。 第一行是解元和亚元, 自然并不是林昌的名字。 第二行经魁三人亚魁一人,没有。 第三行第七到第十六,没有。 第四行十七到二十六, 没有。 直到林昌看到第六行末尾, 才找到自己的名字。 第四十六名, 林昌。 乡试全国共取一千二百人,十八省两海按照人口多寡分配名额。 最多如江苏安徽,各有一百三十个和一百一十个名额, 少的如青海,只有十个名额。(注1) 而取进士是全国参考举子中取一百到三百人不等。这两年朝中各地都缺人,想来最少也要取二百多人。 江苏等地一向是教育发达大省。林昌得中江苏四十六名, 名次虽然看上去不高,但他只要按照这个水平在会试殿试上发挥,中个三甲进士还是有个六七成的把握。 若是发挥超常, 二甲也有可能稍微摸上一摸。 林昌爹娘林满和卫氏本来指望着孩子十年之内能中举,就是祖坟冒青烟了。 谁知道到了京中学了三年,十七岁就中了举人! 林昌虽然对这个名次不甚满意, 可林昌家里人都要高兴疯了!林府族人们不管心里怎么想, 面上都是喜气洋洋上门贺喜, 见人就谈论一番。 往举人老爷们家里报信的差役可比林昌走得快,林满和卫氏听见“林昌老爷中了举人”之语, 险些没晕过去。 林满两口子拿了足有十两银子赏来送信的人, 且不仅族中各家都送来重礼, 两三日之内, 连知府县令和苏州城内并周边各县的员外老爷们等, 都派人送来厚厚的贺礼。 那些来的人打听到十七岁举人老爷林昌, 是京中刑部林尚书(注2)家的族侄, 还已经与尚书夫人的干女儿定亲,倒是打消了拉拢联姻之心。 但听说林老爷的亲meimei今年才十二岁,还未定亲,那官媒险些要把林昌家的门槛儿都踏破了。 卫氏何曾见过这等场面?她自家也是是富农之女,虽然识得几个字,却也只够看看账本的。 她和林满两口子往日也不曾踏出过苏州地界,活了四十一年,除了自家族长外,见过最大的官就只有县令。 可现在来的官媒,一个一个要给杏儿说的都是什么员外家的嫡子,还有什么知州家的次子。 那些做媒的都是舌灿莲花之人,把这些子弟夸奖得花团锦簇,又奉承卫氏,把她哄得飘飘然。 好歹卫氏还保留着一丝理智,没有满口答应下来,只说姑娘还小,不着急,也要等儿子回来商议。 林昌本来就对自己的名次不甚满意,心中憋着一股气,专等这几个月再认真苦读,好会试殿试之前更进益些。 等他见到爹娘,他爹娘就开始兴致勃勃的说这道那,什么祖坟冒青烟啦,谁谁家都羡慕啦,杏儿又有什么好人家来求娶啦等等,心里更是烦闷,又不好扫他爹娘的兴,只在鼻孔里出气。 可等他到了家中,看见家里堆了各样的金银礼品,终于变色问道:“这些东西都是怎么回事?” 卫氏听见问,更是满面的喜意,笑得眼角皱纹都挤在一起道:“乖儿,你中了举人之后,那些官老爷员外们,都往咱们家里送了好多东西。” 她又眉飞色舞的一个一个指给林昌看:“那些绸缎布匹都是梁员外家送来的,外还送了咱们家五十两银子。那些是王同知家里送来的,他家里人还带了一百银子来,不愧是官老爷,出手就是大方……” 山东济南,潘梅真也在榜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第五经魁。 潘梅真脑海中一片空白,双唇颤抖,直到和他一起来的李家子弟拍了拍他的肩膀,他身上一个激灵,才发现自己竟然已经满脸是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