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2节 (第3/3页)
会失去所有。 宫里的那些女人每一个都对玄烨有所图,但终究不可避免地都贪图玄烨所谓的柔情。玄烨当真给过她们真心?可她们同样想要得越来越多。 明夷怎么可能会让自己落到那样的地步?看得越清楚,越知道玄烨是一个真正的帝王,越是明白永远不要喜欢上这个男人。 保住自己的一颗心,也是护着自己的人,时刻保持着清醒,才不会陷入其中,沉迷不得自拔。 玄烨没有再说话,他不能否认,明夷仅仅是在他们的关系中选择一个最有利于自己的立场,趋吉避凶是人的本性,玄烨也不能说明夷做的不对,难道他不是也一直都在利己利人之间做出选择吗? “立我为后的话,皇上大可不必提。皇上一念之起,却不一定会做到。”明夷好心的提醒玄烨一句,纵然不知玄烨为什么会突然起了这样的念头,但明夷知道到了最后绝不可能实施。 中宫之位多年不立,大家都已经习惯了。 如果突然册立皇后,那对朝堂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信息传达。 太子的位置本来就已经岌岌可危,多少人在看太子的笑话。在这个时候,如果立一个诞下皇子的人为后,这位皇子也将是嫡子。 眼下太子的位置之所以还能稳稳当当的,就是因为他是玄烨唯一的嫡子。当唯一不再是唯一的时候,更会让胤礽惶惶不可终日,也会引起朝堂中诸位大臣的心思各异。 理所当然,突然因为母凭子贵的皇子,也会因此遭受非人的磨难。 闷声发大财不好吗?扮猪吃老虎不妥当吗? 就算胤禛的确对皇位起了心思,那也不代表愿意在这个时候成为众矢之的,让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 一个众矢之的的胤礽就是最好的证明,前仆后继的人都想把胤礽拉下马,为此胤礽承受了多少的压力? 就连玄烨都对胤礽挑三拣四,这一点才是最致命的。 明夷既不想让自己面临诸事烦忧的立场,也不想给胤禛招来麻烦。 玄烨想给明夷的皇后位置,无论是真心或是假意,明夷都不会接受。 “我知道了。”被明夷完全看破,玄烨很尴尬,却又不能否认。在明夷说出愿意和他一起承担骂名的时候,玄烨的确想给明夷足以匹配他的位置,皇后之位。 那一刻的心是真的,但理智回笼的时候,也让玄烨意识到自己说出这一句话有多么不恰当。 皇后的位置,如果是早些年玄烨要权衡利弊,如今也得顾及朝堂的局面。 立一个皇后不仅仅是皇后,更关乎长成的儿子们,关系的转变并不仅仅是一方面,牵一发而动全身,极有可能会让人鱼死网破,尤其是胤礽。 纵然玄烨想要锻炼胤礽,想知道胤礽究竟有没有本事坐稳皇帝的位置,却不代表玄烨要置胤礽于死地。 能够在朝堂中站稳脚步,能够在玄烨的压力之下依然能够稳坐太子之位的人,如果有一天玄烨把胤礽唯一的优势变成了劣势,胤礽未必不会拼个你死我活。 皇帝纵然是大权在握,却也不代表可以为所欲为。 好在明夷很理智,就算玄烨说错话,明夷也从来不会顺竿儿爬。 “若是让胤祥出海,让他学习练兵,得让人好好地教教他。”玄烨果断的转移话题,引到胤祥的身上。 都是因为胤祥而起,就由此结束。 “当如是。”想要掌兵并不是纸上谈兵而已,还得专门让人教导,更得学习天文地理,一些海上的事也得懂得常识。其他一些深入的知识,在海上活得久了,经历的事情多了,自然而然都会懂得。 两人都默契的没有再提所谓的立皇后一事。 但朝堂之上,随着出海的商队又回来,又是一次满载而归,带回来他国新奇古怪的东西。玄烨也在这个时候告诉大家,下一次出海,十三阿哥胤祥会随之而去。 在常宁活着的时候,出海一事由常宁为代表,可是这两年却是另择大臣,却因此让不少的人得以窥见,究竟出海有多么暴利。 以至于如今船队再归,不少人都蠢蠢欲动,玄烨对此问过明夷的意见,明夷的意见早就告诉过玄烨,什么生意都不可能一家独大,这些年又不是只有朝廷的团队出入,其他人想出海可以一起去,却不一定需要朝廷领头。 可是关于税收的是必须要在这些人起头之前定下规矩,就拿这一趟归来的团队,每个人都按照规矩纳税,否则的话将来哪里来的钱养海军?打海战?每一回出海都是九死一生的战士,难道不应该给予他们嘉奖? 明夷把这一回的账目细细的算好送到玄烨的面前,让玄烨知道究竟关税到底有多高?这还仅仅是他们这样小打小闹而已,如果大清的很多人开始参与,这么大一笔关税,玄烨当真舍得不要? 谁也不会嫌钱少,虽然其中的利有大半是归玄烨的,但如果又能充足国库,玄烨又怎么可能不动心? 所以在所有人都蠢蠢欲动盯着海贸的时候,玄烨马上让人推行相关的海关征税政策。收钱的事最高兴的当然是户部,国库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终于有了点家底,如果能够再开源,那对户部的人来说,再好不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