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4节 (第1/2页)
廖伯看罢当即睁大了眼,险些连话都说不清:“你、你是说,太、太子殿下来了!?” 向寻点头,眉心皱得更紧。 可太子殿下究竟为何事而来,他不懂,也猜不到,他只感觉得到,必是天大的事。 否则小少爷不会如此慌不择路。 向漠北一路跑回的向宅,体力耗尽,身子也已不支,以致他整个人跌跌撞撞,需攀扶着身侧廊柱或是墙壁才能继续往前走。 他没有回他的跨院,而是跌跌撞撞地往后院去。 阿乌率先嗅到他的味道,兴奋地朝他冲了过来,三黄兄弟紧跟其后。 只是围到他身边后才发现他不对劲,与往常不一样,便通人性地不叫也不闹,只是在他的腿上轻轻蹭了蹭脑袋而已。 向漠北拉开了后院的门,走了出去,走到那株年老却依旧茁壮的榕树下,背靠着粗壮的树干慢慢、慢慢地坐下身,坐在地上。 向家后院只点了一盏灯,在夜风中摇摇晃晃,灯火昏黄,忽明忽灭。 后院门外的老街静静悄悄,似乎月亮星辰都忘记了这一条老街,整条街上不见一丝光亮,更不见一人。 漆黑之中,唯向漠北一人。 他将阿乌它们一并锁在了门内,它们谁也不敢叫唤一声,只担忧似的都蹲在门后边,守着等着。 作者有话要说:宁玉是字,不是名,名是璋。 项嘉安:项珩。 项宁玉:项璋。 项怀曦:项琮。 已经出场了一次的宣亲王:项昭。 已经出场了一次的宣亲王家老二:项珪。 还没有出场的宣亲王家老大:项璜。 给他们取名取得我头秃。 第114章 、114(2更) 孟江南担心极了向漠北,可阿睿毕竟年纪小,哪怕跑起来也跑不了多快,她也舍不得这般来累着阿睿,因此让阿睿伏到了她背上来,背着他往向宅的方向跑。 她回到家中一见着廖伯便着急地问道:“廖伯,嘉安可回来了?” 廖伯点点头,但看他那紧皱的眉头,孟江南心更慌更着急了,也不待他回答便已又急急问道:“他可还好?可是回屋去了?” 她边问边蹲下身来将背上的阿睿放下,可她问归问,却又等不及廖伯回答,才放下阿睿便要往跨院的方向去。 “小少夫人!”廖伯忙唤住着急得都有些乱了套的孟江南,“小少爷没回跨院的屋,小少爷往后院去了。” 孟江南收回往跨院去的脚步。 后院? 只听廖伯又道:“老奴与向寻不敢跟上去,并不知小少爷现下如何,但方才他回来时情况不见得好。” 廖伯的语气是深深的不安与担忧,说是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点不为过,可照向漠北那近不得碰不得的脾性,无论是他还是向寻,都不敢贸然上前去瞧上个一二。 不过,他们不敢近不能近,却不表示小少夫人也不行。 若说这天下间还有谁人能在小少爷竖起浑身的刺时靠近他的话,除了楼先生,便是小少夫人。 不过楼先生虽是能近,小少爷却不见得会听他的话。 小少夫人便就不一定了。 是以见得廖伯说完话后便见得他朝孟江南深躬下身,满含希冀般的恳请道:“小少夫人,小少爷便拜托您了!” 孟江南咬咬唇,点了点头。 而其实于孟江南来说,她亦同廖伯一般担忧着紧张着,担忧向漠北不愿见她,更不许她靠近。 可她不得不去,她害怕他有任何闪失,她想见到他,就算不能靠近,远远地瞧着,能让她知道他安好就好。 她轻轻揉了揉阿睿的脑袋,“阿睿你先自个儿玩儿,娘亲先去看看你爹爹。” 阿睿听话地点点头,懂事道:“阿睿不用娘亲陪阿睿,娘亲去照顾爹爹就好。” 孟江南就要往后院方向去,阿睿忽然拉住了她的手,一边将另一只手上抓着的三个小泥人朝她递来,“娘亲!娘亲拿着小泥人给爹爹看呀,爹爹看到小泥人好看,就会高兴一点儿了。” 孟江南一心系着向漠北,方才虽有瞧见阿睿手里的小泥人,但无心去细瞧过,这会儿小家伙将这小泥人朝她面前递来,让她带去“哄”向漠北,她这才仔细地瞧了它们一眼。 这是小家伙前边与向云珠在街上瞧见的,很是新奇,便让那捏泥人的老人家给他捏了三个小泥人。 一个梳着双髻的小孩儿,是他,一个身着短衫褶裙的女人,是孟江南,一个身着襴衫的男人,是向漠北。 爹爹娘亲和孩子,一家三口。 为了方便拿着,小泥人下边用细木枝串着,小家伙将这三个小泥人当宝,紧紧地抓在手里,一刻也没让它们分开过。 这会儿他让孟江南拿去“哄”向漠北,自然也不舍得将它们分开。 孟江南替向漠北领了他的好意,拿着三个小泥人快步往后院方向走去。 因着今夜他们全都到外边热闹去了,后院无人,是以廖伯并未像平日里那样往后院掌灯,只在游廊下点了一盏风灯而已。 月光不再如方升上夜幕时那般明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