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4页 (第1/2页)
而在此时,易词竟隐隐从这无心的一笔中领悟到了什么。 这三日来,易词看了数遍石忠老人毕生心血所著的书,几乎将整本书的内容都记在了心中。此时书中的内容宛如活了过来,如泉水涌出在易词的脑海。 书中有一段话,是石忠老人对绘画境界的划分。 第一层境界,乃是形之备至。 这个境界的画者,能够通过对周围环境、事务长期深刻的观察,用精细、细腻的笔调准确地勾勒出事物、生物的外形,达到栩栩如生的程度。让人见到所画的事物,就仿佛那个事物真就出现在眼前一般。 比形之备至更高一重的境界乃是形神兼备。 在这个境界,足以称之为大家。达到这个境界的画家,不但能通过扎实凝练的功底准确、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事物、生物每一刻的形态,更是在形态之上赋予了神魂。画家所想要表达的思考与情绪,通过落笔淋漓尽致地传达给每一个观赏画绢的人,同时赋予了画中事物的新生。所谓,有气韵而无形似,则质胜于文;有形似而无气韵,则华而不实①,形神兼备则是超越了二者,成为绘画的第二重境界。 而这第三重境界是松石老人的猜想,他将其命名为返璞归真。 松石老人推测出这第三重境界的存在,在他的描述中,这一重境界远远超越前面两重境界,成为了近似于道的存在。世间的一切事物都似乎拥有自己天然的本性,拥有自己独特的气息,仿佛游离在世间的一抹“神”。而画家要做的只是发现这些“神”,让这些“神”在画绢上自由地抒发。只有这样的画,才能算作是真正的天人合一。 这样玄之又玄的境界,是石忠老人理想中的绘画境界。 但现在,易词却恍惚觉得自己触摸到了那一抹“神”的存在。 巍峨浩荡的高山有神,陡峭锋利的山峰有神,平缓连绵的山峦有神,波涛汹涌的大江有神,蜿蜒曲折的河流有神,鸟兽有神,花草有神……易词的神魂飘荡起来,世间万物尽在他的眼中。 他的眸光穿透了世间万物的表象,触碰到了它们的“神”。 作者有话要说: 备注①,出自欧阳炯撰《壁画奇异记》中所载。 第35章 画绢上无心的笔墨不再是弄脏画绢的污迹, 逐渐在易词的眼中晕染开来,不断蔓延,最终形成了一匹倔强立在那里的高山。 高山上有翠绿的树, 崎岖的小路, 山顶上有云雾, 云雾中有一座道观;山脚下的景色不再空荡,一条小河缠绵地流过倔强的山, 用温柔将其柔化。 有水便有人烟。 两个小道童提着空荡荡的木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