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6节 (第2/2页)
她绝对要回长安,不亲眼见到,她才不信。 顾沅若真这般撒手离开了,那皇兄怎么办,延儿怎么办。 景阳快马加鞭的赶回了长安,没带谢纶,也没带儿子,自个儿赶了回去。 到达长安时,已是冬日,寒风刺骨。 一进长安城,朱雀大街两旁依旧悬挂着白皤,待进入皇宫里,那扑面而来的悲伤气氛,让景阳的心直直往下沉。 在听说小太子前几日落了水,险些丧命,她更是怒不可遏,气的浑身发抖。 她气,气顾沅才刚走,后宫那些贱人就开始作妖! 她还气,气顾沅不负责任,竟然想不开服毒,她倒是一了百了,留下这么一堆烂摊子! 她更气,气自家皇兄,没照顾好妻子,也没护住孩子,还借酒消愁,借他个棒槌! 看到小太子裴延苍白的小脸,景阳的眼前仿佛晃过几年前顾沅那张憔悴的脸庞,一瞬间,心头复杂的情绪如沸腾的水,彻底爆发。 她顾不上身份与规矩,cao起砚台就去砸皇帝,对他一顿痛骂。 末了,她抱着小太子,压了一路的眼泪,克制不住的往下掉。 那时,她也分不清,她是在哭小侄子可怜,还是在哭选择早早结束生命的顾沅。 她边哭边骂,骂顾沅狠心,骂皇帝糊涂,还骂自己为何来得这么晚。 小太子从她怀中挣开,伸手小手给她擦眼泪。 他那双与顾沅生得一样的桃花眸很是温柔,小声道,“姑母别哭了。” 景阳看着他的眼睛,哽噎道,“延儿,随姑母回陇西吧。” 小太子看了看自家父皇,摇头拒绝了,“我走了,父皇就一个人了。” 景阳噎住,千言万语堵在喉咙里。 小太子垂下小脑袋,纤长的睫毛蝶翼般遮住眼睛,他低低道,“姑母也别怪母后,延儿知道的,母后……她过得不开心。” 景阳闻言,内心愈发酸楚,抱着孩子叹道,“造孽,真是造孽。” 之后,景阳便在皇宫里住下。 她亲自照料小太子的起居,手段利落的将东宫的人肃清了一遍,但凡近身伺候的,祖宗上下三代都摸得一清二楚。 她原本计划住上三个月,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她才整顿完东宫,便双眼一黑,晕了过去。 再次醒来,御医朝她道喜,“恭贺公主,您已怀胎两月有余了。” 怀小世子时,景阳便知她是不易受孕的体质。 是以诞下小世子这么多年,对于再生个小女儿的事,她和谢纶一致保持“尽人事听天命”的随缘心态。 只是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再次有孕,竟是在这么个不合时宜的时段。 她一向月信不准,再加上一路颠簸,忧思不断,她还以为是太过劳累,所以月信又延迟了,并未当回事。 想了想,她提笔写了封家书,将这个好消息告知谢纶。 半月后,谢纶回信,说是边境戎狄在屯兵,不日将有战事,望其速归。 皇帝顾念路途颠簸,想留景阳在宫里养胎,但景阳想到若真起了战事,谢纶领兵出征,留小世子一个人在府中,她实在不放心。 她与皇帝辞别道,“皇兄,陇西有我夫君,有我的孩子,我该回家去了。” 皇帝凝视她一阵,旋即起身,走到她跟前,像幼时般,伸手揉了揉她的额发,温声道,“景阳长大了。” 景阳笑道,“都快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 皇帝道,“回去吧,与谢纶好好的过日子。” 景阳一怔,觉得这话有些耳熟,随后才想起,五年前离宫时,顾沅可不是对她说了同样的话。 景阳眸光微黯,仰头看向消瘦的皇帝,真挚道,“皇兄,你千万要保重,便是不为江山社稷,也为了我这个妹子,为了延儿那孩子。” 皇帝颔首,笑得苦涩,“会的,朕会护着延儿平安长大,待他娶妻生子,便传位于他。” 景阳擦了擦泪,再三拜别。 再次回到陇西,初春寒意料峭。 还未入城,就听随行宫女发出惊喜的声音,“殿下,您往外瞧瞧。” 景阳原本慵懒得抱着手炉小憩,闻言,掀开开车帘往外瞧。 这一看,鼻头一酸,眼眶也红了。 只见高大的定州城门前,一袭银灰狐裘的谢纶牵着小世子,站在大树下等候着。 小世子看到銮仪很是雀跃,蹦蹦跳跳,挥着小手喊,“母亲,母亲——” 谢纶也不拘着他,他一直觉得小孩子,无论男女,活泼些好。 车驾一停,小世子撒腿就朝景阳跑去。 可他小小的人儿腿短,比不过他父亲腿长,最后还是谢纶先抱住景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