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七章 并非就是胡人 (第1/2页)
文静把见白敬远的事详细说了一遍,没漏过任何细节。 金老道长听了,沉默半晌,方冷哼道,“他还是那样,什么话也不会直说。哼,叫我亲自问他?他怎么不来山上问我!我还奇怪,他知道我们怀疑了荼蘼那孩子的身世,怎么不亲自到这里来威胁?” “娘,我爹这是什么意思?当年他明明说过,只要我不见他们父女,他就······”那女子正春荼蘼的亲娘白蔓君。她有些发急,人也站了起来,看样子就要往外冲。 “蔓娘,打住!”金老道长低喝,“当初你就是这不管不顾的性子,如今关在这偏僻无人烟之地,修身养性了十几年,遇到事怎么还沉不住气?” “可是……” 白蔓君还要说什么,却让她的娘,金老道长摆手阻止。相反,她老人家继续问起文静,“你在山下待了几天,可打听过有关荼蘼丫头的事?” 文静眼睛一闪也不知是欣喜还是发愁,“夫人,小姐,咱们小小姐可是个状师呢,大唐第一位女状师!” 啊?!话一出口,老少皆惊。 文静对此很能理解,因为她奉命下山打听消息时,第一次听到这些事情也是惊到不行。而且,心里说不清是惊喜、惊讶、还是惊吓。此时,她不禁有点同情夫人和小姐,甚至……同情老爷白相,但又有些莫名的兴奋,于是又事无巨细的把打听到的事说了,尤其是春荼蘼打的那些官司。 春荼蘼出名后,这些官司被人挖了出来,在茶坊酒肆,还被编成故事讲来听,虽有夸张的成分,到底有事实做依据,所以文静泡了几天茶社就都听进了耳朵。那些案子算不得特别离奇,可古代人到底消息闭塞,眼界也不宽,因而普通人听来都闻所未闻何况是女子,而且是困在山上十几年的女子?而文静从小就是白蔓君的贴身婢女,并以伶牙俐齿著称,这些一波三折的官司从她嘴里讲出来,带了情绪,就更显得曲折好听,每逢关键和精彩处白蔓君和金老道长都忍不住或紧张、或叹息,还有时唏嘘无比。 等讲完半天,金老道长叹息道,“状师是贱业,她一个姑娘家……白相怎么会允许?”她对白敬远的称呼,非常疏远。 “这个您有所不知了。”文静道,“据说白相很支持小小姐做状师,就连皇上对小小姐也很赞赏。之前我说的那个真假皇上案就是钦点的小小姐辩护。” “真的吗?”白蔓君瞪大眼睛,一脸为人母的骄傲,“那她来长安有没有交到朋友?权贵之家的小姐还接受她吧?有没有青年才俊向她示爱?我爹,白相,很疼爱她吗?” 白蔓君提出一边串的问题,紧张的上前,握住文静的手,眼神也专注的盯着自己的贴身丫鬟身上,似是非常渴望解答的样子。女儿生出来没多久就和她分离,十几年来她日日想念,本以为此生无望相见,哪想到机缘巧合她心里简直欢喜得像是涨潮的水,控制不住的满溢。 文静见她高兴,就慢慢的回答她,其中还被她打断数次,追问细节。 金老道长坐在一边,怜悯的看着女儿。 都是当娘的她自然明白那份儿心思。为母者,怎能放下那份血rou相连的感觉?何况,她们母女从来都是重情的。不然,她也不会一怒之下死遁,远远离开那个看似温柔儒雅,实际上却冷酷无情的男人。但同时,她又很是无奈,女儿正是被养成了天真直率的个性,不会防备别人,也不会想得复杂。不然,怎么会落到如此田地?说起来,这是她的错。可那天和荼蘼说了没几句话,那丫头却是个主意正、胆子大的,想来不会轻易受摆布。 而听完文静转述的话,她也能够明白,白老混蛋接回荼蘼,不惜容忍春氏父子,可见对荼蘼有多重视,十之八九与皇上的态度有关。白家到了孙辈,庸碌着众,可笑的是,居然要让一个姑娘家背起振兴的重任。 白敬远啊白敬远,你真是无利不早起啊!在你心里,可还有亲情?但你骨子里终究不愿让春家贱户玷污白家的高贵,所以弄出养父养女的事来。可惜,荼蘼丫头像足了我们母女,重情重义,断不会由你牵着鼻子走。 想到这儿,金老道长忽然轻轻皱了皱眉头,像是自言自语,“也不知……那个在菜窖里养伤的胡人青年如何了?” 白蔓君愣住。 她正听文静说虽然女儿名气大,但普通百姓见者不多,于是被传成长相凶恶。她暗暗责怪别人不长眼,想着女儿有多漂亮可爱,忽然就心冷了,明白了娘亲的意思,脸色也垮下来。 那个胡人青年,荼蘼自称是其未婚之妻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