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序 战争是永远不能愈合的伤 (第1/1页)
整理幼时旧物,看见一张照片,原本是黑白的,后被当时住我们楼上的大毛哥用彩笔上了色,成了‘彩照’照片上的我带着一顶有帽檐的绒线帽,正中别着一枚五角星,手持冲锋枪(当然是玩具)俨然是一个小战士的形象后来我发现,很多男孩子小时候都有这么一张照片,而他们幼时的玩具里,各种玩具枪占了大部分 难怪我们的陆军是最强大的,因为我们从小就受了步兵训练 也曾看过一些老兵的访谈,发现同为老兵,东西方对战争的观念也是完全不同的,这可能和近代的中国饱受欺凌有关系,我们在更多的时间里进行着无可奈何的战争——反侵略战争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我们决不能不战而降,安心的做亡国奴,这是一个民族的承受底线可虽然明白这个道理,我却依旧觉得惋惜,偌大个中国,文学界人才济济,却没有一部反战小说,或者对战争反思的小说,我们唯一反思的就是:大家快来看啊,我们当初被欺负的多惨啊而战争对参展双方带来的创伤,却被我们忽略了 中华民族是个伟大而善良的民族,同时在近代也饱受凌辱,所以我们很希望能够多些‘铁血’的人,铁血的领袖,铁血的将军,铁血的士兵,铁血的百姓,却偏偏忘记了,血从来都不是铁的,它是红的,失去的太多,人就会死而在战争中或者战争后,死去往往不是最糟糕的,糟糕的是如何活下去 在美国小说《兄弟连》的结尾部分,骁勇善战的d连兄弟退役后大多选择了建设或者教育性质的工作,似乎是为了对战争中造成破坏的一种补偿,只有极少部分的人选择留在军队成为职业军人,还有个别战士因为无法调整战时心态,不能融入和平的生活,潜入深山活生生的把自己的住处建成了一个堡垒,这些其实都可以被称作战争后遗症,同时这也是欧美军事作品的伟大之处,他更深层次的揭示了战争对人们造成的伤害,而这些,正是我们的文学作品中所欠缺的,虽然不是完全没有,但非常的少,而且层次不够深入既然连这些都欠缺,就更不要说能拥有优秀的反战文学作品了可以这样说,我们的军事作品都是鼓动人去杀人的,而且似乎杀人很容易,也根本没有什么心理负担,白天用机枪扫倒一大片,晚上照样吃得饱睡得稳,至于和平之后怎么办,从无表现,英勇的战士们从心态上来看,到更像杀人狂,而且是连环杀人狂,整天惦记着是不是要打仗了 基于此,我们更需要反战文学,至少需要以战争为背景的对战争反思的文学,只有我们认真的反思了战争,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正义战士,什么‘核平台湾’‘东京大屠杀’‘灭日屠美’之类的可怕的东西才会真正的从我们的脑中被清除 我并不是一个优秀的作家,本书也只是抛砖引玉,希望能成为中国反战、战争反思类小说的尖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