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家请我当皇帝 第954节 (第1/2页)
《周易》有云: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其中“理财”二字,即为此意。 “理财?”夏允彝闻言一愣,随即追问道,“不知殿下欲如何理财?” “不外乎开源节流,双管齐下而已!”张顺见这夏允彝不再咄咄逼人,不由耐心的讲解道。 “所谓开源,曰贸易,曰殖民,曰开疆扩土!” “所谓节流,曰尚节俭,曰抑豪强,曰禁贪污,曰整税收!” “然在此之前,又有两处大关键之处,一曰整吏治,二曰均贫富……” 一说起未来的规划,张顺忍不住滔滔不绝起来。 张顺所说理念,大多数来自后世,自有体系。 那夏允彝第一次接触,短时间哪里理解的透彻? 他忍不住向董小宛讨要了执笔,竟一边和张顺探讨,一边奋笔疾书起来。 一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便停下来请教一番,直到完全明白,这才动笔录下。 如此,你一言我一语,秉烛夜谈。 就在两人说得起劲之时,忽闻一声鸡鸣,吓了两人一跳。 张顺忍不住笑道:“谁这么大胆子,竟然来偷鸡?” “什么偷鸡?”正在打瞌睡的董小宛,闻言不由抱怨道,“马上天就亮了,这是公鸡报晓呢!” “啊?”夏允彝闻言一愣,忍不住致歉道,“不意耽搁了殿下休息,真是死罪,死罪!” “哎,客套了,客套了。”张顺连忙摆了摆手道,“听君一席话,强似睡上三宿好觉!” 夏允彝听了张顺这话一愣,一时间也不知道这是在夸他,还是损他。 他只好揭过不提,站起来施了一礼道:“殿下生而知之,怠有天授,以期天下大治也!” “学生虽然才疏学浅,情愿附骥尾而随殿下致千里之遥,还请殿下允许。” “先生说笑了!”张顺闻言亦笑道,“至本王南下以来,所见士子,多尚气节,别种类,党同伐异,而无真心治天下者。” “今见先生,方知天下未必无士,独本王不曾遇之。” 两人客套了一番,那夏允彝正待辞别,不知突然想起来了什么,不由犹豫了一下,又开口道:“殿下用兵如神,本不当允彝置喙,不过有一言不吐不快。” “如今鲁王数败,又有‘苍头军’起兵于金华,正值首尾不能相顾之际,杭州、宁波两地空虚,守备不严。” “若殿下提轻骑一支,倍道兼行,则杭州、宁波可下。” “杭州乃浙省治所,宁波乃沿海大港,此两处一下,鲁王一系不得不别走福建。” “如此繁华之地尽得,然后挥师西进,夹击江西、湖广,则天下定矣!” “呃……”张顺一听夏允彝这话,差点当场骂娘。 你特么还让老子睡不睡觉! 第687章 狂热 “你是不投靠了‘顺贼’?”当陈子龙看到夏允彝被几个士卒护送了回来,一点也不像阶下囚的模样精神,不由大声的质问道。 “投靠?也可以这么说吧!”夏允彝点了点头。 “贰臣贼子,你难道你难道忘了你我当初的誓言了吗!你对得起死去的沈军门吗!你对得起驾崩的陛下吗!”陈子龙听到这里,不由痛心疾首的质问道。 原来这夏允彝、陈子龙两人,一个性子沉稳宽厚,一个刚烈如火,素来相善,又颇有文名,故而被人称之为“陈夏”。 这两人也不曾辜负“陈夏”之名,素来切磋学问,砥砺气节,相约共扶国事。 不曾想刚稍有挫折,这夏允彝便“背叛了自己”,顿时让他怒不可遏。 当然,陈子龙却不知道,“背叛”他的又何止夏允彝一人? 他前一世的老相好柳如是,在这一世也早早的投向了张顺的怀抱。 虽然他对此一无所知,但是并不妨碍他依旧如同原本历史上那般,除了四处游学结社以外,多留恋于青楼妓院,故而于俗务一途并不精通。 而夏允彝则不然,两人虽然意气相投,其实他却要比陈子龙大上十岁,学问也更为精进。 他听了陈子龙这话,不由解释道:“‘顺贼’知识之渊博,学问之精进,犹如龙也,不可以‘贼’视之。” “哦?那你的意思是,他是个有学问的贼了?”陈子龙不由冷笑道。 “我视其为贼,彼亦视我为贼矣!”不意夏允彝摇了摇头,不由苦笑道。 眼见陈子龙开口又要骂,他连忙又阻止道:“人中,你且听我把话说完,再骂不迟。” “好,你说!”陈子龙两手一摊,冷笑道,“让我攒着,一起骂!” 夏允彝见好容易劝住此人,这才继续道:“昔韩非子云,国有五蠹,今舜王亦以为天下有五贼。” “一曰:农贼,占天下之田以为己有,使民无所耕,流离失所,故而流民四起。” “二曰:税贼,据膏腴之地,衣锦罗绸缎,而不肯拔一毛而利天下,遂使朝廷无财,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