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雪候鸟_50 (第6/6页)
对于急腹症的处理相当稳健。 第一次,主治丢给小刘个小男孩,简单判断为阑尾炎。小刘触诊后发现腹部有肿块,B超后发现有肿瘤,穿刺后确定为良性,已经进行了切除,预后良好。这件事情让不少人对小刘刮目相看。 再后来,一次小刘值夜班,收治了一位有胆囊炎和胆囊结石的患者,剧烈腹痛,但是该做的检查都做了,找不出原因。因考虑到解释没有嵌如胆囊颈,小刘提出了动脉瘤的可能,结果也亏得小刘这个假设,救了一命。 半年不到,接连的两件事情,让不少人对小刘的看法有了改变。 小刘的突出表现,一直被其他住院医和同一届毕业的学生看在眼里,说不酸楚自然是假的。不少人,比如大眼,还没机会上手术台,再加上工资也就是意思意思,跟每年保证收入的小刘完全不同。 心里比较单纯的大眼也没多想,就把小刘的经历放在了自己同学群里分享,结果么,这个消息就从研究生群,飞到了博士生群,最后飞到了八年临床班级的群里。 小刘感受到同学之间的感情可能是很脆弱的,是他被拉到了一个只有班长,小黄,小汪,鲁青在的群里。 鲁青,作为小黄的老铁,在另一个群里,冷眼看着大家嘲笑小刘,然后截图发给了小刘。 “真牛逼啊,我们期待着刘侑25岁当主治医生。” 话一出口,下边一片掌声,当然大家都知道,这不是热情的掌声,而是嘲讽。 小刘是八年临床专业为数不多赶上好时候拿到执照的人,包括小汪在内,班里十几个人没过,不少人现在还在准备考执照。 而毕业后的处境,跟大家想的也完全不同,工作量大,工资低,人际关系复杂。不论是去研究所还是去医院,都是那种博士一抓一大把的人,心态的落差,让很多人有些接受不了。 “还是人家小刘想的明白啊,另辟蹊径去了边疆,那边人才少啊,肯定给他的待遇好。咱们这种乡下来的就想待在城里。” “是的呢,听说还有安家费15万呢,人家是年薪制。现在都能上台了。” “听说自带编制,咱们就不一样咯,我们这些在医院的,3年主治最快了,然后聘还要等个5年,哎...咱们当上主治,人家说不定都是主任了。” 说完群里又一阵哈哈大笑。 跟看完义愤填膺的班长不同,小刘表现的很冷漠,但难道还能找人去理论么?当然是不需要的,低调做好自己该做的就行。小刘是这么想的。 因为是新医生,值夜班是必不可少的。小刘现在保持着三天一次夜班的工作强度。 不过这个夜班小刘觉得还能接受,一次急诊班,一次病房班,并不算累。深夜的值班室里,小刘正低着头看书,准备12点左右睡觉。 冬季来临了,天黑的早了一些,但是出现了9点天亮的神奇状况。屋子里暖气很足,穿着毛衣竟然有点热。 又是夜班,小刘有些期待自己能遇到什么样的病人。 干了大半年了,他这个倒霉胚子已经习惯了每天晚上来重病号的日子。 腿脚方便的白天能来就来了,大晚上来的除了喝多的被抬进来的,非急即重,其中还暗藏杀机。 也不知道为什么,小刘最近心不宁,可能是前几天收到的那个病人死在了ICU的原因,也可能是不知道怎么跟小汪解释过年不能回家这件事情。 都说外科医生容易遇到阑尾炎,其实总体来说,应该是腹急症。出去常规的B超和腹平片,女性患者还应该测一下HCG这些,但这都是理论,实施情况和跟家属沟通完全两码事情。 然而,病人病的再严重,只要用心治疗,都有一丝可能,最可怕的还是遇到猪队友,那些草率的医生。 小刘在的医院,整体医护人员素质还是很高的,很有责任心。但因为是省级医院,经常有下级医院的病人送来,说难听点,那叫扔烂摊子过来让你收拾,而这个烂摊子被送来了,各科总要救治吧,手术做了药吃了,人放哪里啊,ICU呀。 “ICU就是给别的科室擦屁股用的。”靳初一的这个理论,小刘是同意的。其实真要说家属冲突,ICU也是经常出事的地方。 十一前后,医院收到了下级医院送来的一位病人,理由也是“急性阑尾炎”,在下级医院进行了切除。一个月后病人再次腹痛,被诊断为胆囊坏死,进行了切除。手术第第二天病人出现了高烧,又被草率的诊断为肠粘连。家属感觉事情不对,连夜送来了,精检查后发现后发现是右半结肠癌,虽然进行了手术。但是患者年纪高,最后死于器官衰竭49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