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尽帝王宠_第40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0页 (第2/2页)

让众臣知道你qiáng夺人妻,你又将遭受多少非议?若是进而牵扯出先皇昏迷一事与你有关,你又将如何面对天下人?哀家岂能坐视燕云倾毁你一世英明而不管不顾?!儿臣不怕!

    你太后不料曦泽如此忤逆顶撞,发了疯一般地厉声斥道,你难道不知道痴qíng是身为帝王最不能犯的致命错误吗?难道你忘了燕皇是如何去的,这么快便要重蹈覆辙了吗?

    云倾听太后提起燕皇,瞬间如被电击。她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qíng绪,想要辩驳,却被曦泽死死拦下。

    太后高坐凤椅,将一切尽收眼底,她望着云倾眸底的幽怨与不甘,脸色更加寒冷:哼就这么几句话,你便受不了了?既然受不了,又为何背负燕皇嫁与仇人?既然你心底还藏着恨意,不能安心呆在大晋皇宫,哀家便更不能容你!哀家说过,即便有帝后二人为你撑腰,哀家想要取你xing命依然易如反掌!如今,你在众人眼中既然已是已死之人,那也没有必要再多活于世上!你如此垂死挣扎不肯就死,难道是想要哀家亲自动手不成?!

    说罢,竟真的起身,朝着云倾径直走来。

    云倾望着步步紧bī的太后,惊恐到了极点,幸亏还有曦泽挡在身前,只见他急急道:母后非要如此么?难道母后一点点也不考虑儿臣的感受么?

    哀家正是为着你才不得不这么做,否则哀家又何苦要背负一条人命?若是哀家不及早将你的qíng丝斩断,由着你越陷越深,若是到了无可自拔的地步,一切就迟了!

    话及此,曦泽只得豁出去了,他对着太后重重磕了个响头,再抬首,眸底已将方才的惊惧完全扫dànggān净,唯剩视死如归般的坚定:那么儿臣便明明白白地告诉母后,这qíng丝已然到了无可自拔、无法斩断的地步,若是母后执意要取云倾的xing命,儿臣知道自己是拦不住的,那么就请母后顺便在宗亲中选好下一任皇帝的继承人吧!儿臣若无云倾,此生便也了无生趣,这大晋江山定然是治不了了,也没必要在这世上苟延残喘了!儿臣不孝,母后万要保重凤体,就当没生儿臣这个不孝子!

    太后闻言大失所望,面色青白jiāo加,怔怔站着,半晌无语。他竟以死相bī,为什么要在痴qíng这一点上像极了先皇?这痴qíng造的孽难道还不够多吗?这纠纠缠缠的恩怨,无一不是源于一个qíng字,为什么她就是拉不回自己的儿子?

    曦泽见状,便知云倾已然险险地逃过此劫,然而,看到自己的母亲如此难过,心头到底不忍。他转头示意云倾:是时候向太后磕头表忠心了!

    云倾会意,压下心底翻江倒海的疼痛,对着太后无比虔诚地磕了三个响头,言辞恳切道:娘娘,日后臣妾必定谨守后妃之礼,绝不敢专宠惹后宫众人妒怨,更不敢gān预朝政危及大晋江山,从此,世上再无燕皇遗孤燕云倾,唯有大晋后妃贵人云氏!

    太后闻言阖眸倒吸一口凉气,漠然转身,背对云倾,良久方道:好,哀家可以不杀你,但为皇帝的江山必定日日紧紧盯着你,你若是敢做出一星半点危及大晋江山之事,哀家即便取不了你的xing命,也定要叫你生不如死!

    云倾闻言大松了一口气,赶忙叩首谢恩:臣妾多谢太后不杀之恩!

    罢了,罢了!太后缓缓挥了挥手,似是累极了。须臾,她缓缓转身望向曦泽,神色不复方才之凌厉,曦泽,你既如此护她,同宁暄一道戏弄哀家与先皇,今夜便带着你那位贤内助好生去太庙向你父皇请罪吧!

    是!

    退出寿安宫的那一瞬,云倾觉得自己仿佛重生了一回,那被人生生扼住下颌的感觉仿佛还萦绕在身侧,这样刻骨铭心,挥之不去。

    云倾qíng不自禁地喃喃道:可怜红颜总薄命,最是无qíng帝王家!

    曦泽走在她身畔,闻言落寞地叹息,却又蕴藏着qiáng有力的坚定:无论是不是帝王家,无论有qíng抑或无qíng,朕只知道,你我走到今日,没有一步是容易的!所以,一定不要放弃!今后万事都有朕在,此生,朕可负天下任何一人,但绝不负你!

    云倾闻言,转头迎上他灼热的目光,感动的cháo水一点一点汇集,最后齐齐涌过心头。

    清风过,撩起鬓间数缕发丝,她在风中扬起会心的笑容,以同样坚定的目光回望,千言万语已经不必宣之于口,一瞬间,天地万物尽皆淡去,世间仿佛只剩下彼此在时间的长河中静止定格。

    第53章 无怨无悔夫妻qíng

    夜风中,曦泽直直跪在明huáng的蒲团上,目不转睛地望着先皇的牌位,几缕低低的叹息透着点点滴滴的愧疚,缓缓飘dàng在森然肃穆的大殿中,如香鼎内幽幽盘旋的馨香,若有似无:原本是朕自个惹出的事儿,却累得你也来此chuī风受累,终是朕对你不住!

    王宁暄神色平静如水,没有一丝杂质,亦没有一丝波澜:臣妾的夫君跪在先人面前谢罪,叫臣妾如何能在凤仪宫中高枕无忧?夫妻本就是一体,没有连累不连累这样生疏的话,所以,即便是chuīchuī风看看夜色,臣妾亦是甘之如饴,并不觉得有何不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