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9节 (第2/2页)
食肆的事了。 坐吃山空万万不行,沈家人做的最好的就是食肆生意。 沈羲和分了官舍,一家不必全搬过去。 周氏想,沈大郎做木工,在哪儿都成,正好开食肆要买这买那,就留在家里,有个帮衬。 陈氏管食肆的事,还有李氏,也留下。 几个孩子都能干活了,自然要留下帮忙,周氏看三丫,总不能白日见不到亲娘晚上也见不到,她也留下。 沈羲和都做了官了,也这么大人了,还等谁来照顾他,一个人搬去官舍住得了。 小小的留下。 周氏安排妥当,谁都乐意,让沈大郎打桌椅板凳,蒸屉竹篓,再买米面,食肆慢慢就能做起来。 盛京的私房菜馆都在巷子深处的宅子里,招旗一挂,慢慢生意就起来了。 菜单也重新订了。 寸土寸金的地方,粮价没涨多少,东西却是实打实的贵。 一碗素面三十文,rou的五十文,包子只做小笼包和灌汤包,另卖章鱼小丸子和寿司,都是八十文一份。 比广宁卖的贵了不少。 一顿饭下来,非得一钱银子不可。 陈氏想,会有人买吗,不是街边的门面,谁找的来。 还卖这么贵,买一斤rou才二十五文钱,自己炖着吃不香吗。 顾筱道:“大嫂,万丈高楼平地起,都像你这么想,谁还下馆子去外头吃啊。” 盛京人有钱,再说都是这么个价,她们定的低了反倒是不合群。 陈氏哎了一声,觉得顾筱说的也有道理,她拧了拧沈大郎的耳朵,“快点打桌椅,还等着开张呢。” 桌椅就摆在堂厅和院子里,碗筷是在街上买的,顾筱给刘念慈写信报了喜,顺便让她寄几套瓷器来。 三月末,沈羲和第一回 去翰林院上职,周氏给他收拾了不少东西。 “你虽是状元,但在翰林院就是个愣头青,别仗着自己考了功名就不尊重老人,少说多做听到没?” 周氏给他收拾了行礼衣物,还有木盆木桶,一只碗两个盘,一双筷子,还有一个铁锅。 剩下的带着不方便,到官舍再置办吧。 沈羲和愣愣地看着这些东西,没听清周氏说的话。 周氏拍了他后脑勺一下,“听见了没,少说多做没坏处,和同僚好好相处,还有你在襄城的同窗,有空叫回来吃顿饭。” 沈羲和这回听清了,只不过,他都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常回来吃饭,更别提把别人叫回来了。 “娘,你作何只收拾我的东西?” “你在翰林院上职,坐马车要一个时辰,当然是住官舍方便了。” 道理沈羲和都懂,官舍就在翰林院附近,半刻钟就能到。 “那您为什么只收拾我的行李,不一块儿搬过去吗?”沈羲和同顾筱逛了几日盛京城,原想今日都搬过去,再不济大哥大嫂留下打理生意,他们搬过去,明日上职,怎么只有他自己了。 周氏:“生意不做了?刚租的宅子不住了?钱是大风刮来的咋滴?” 沈羲和现在能养家了,“我每月都有俸禄。” “大娃不娶媳妇了?大丫不嫁人了?”周氏一连串问话,心里暗道瓜娃子一个,“行了,你早早过去收拾,该置办的东西置办起来,想吃什么自己做,别太抠搜了。” 沈羲和急了,急的嘴唇发白,“那小小呢……” 屋里没别人,周氏就直说了,“以前让小小照顾你,是看在你科考的份上,考上了还等人照顾? 小小还没嫁给你呢,真嫁过去,我可怕你欺负她。沐休记得回来吃饭,同僚之间相处是相处,要敢去不该去的地方,饶不了你。” 周氏把东西包好,“行了,走吧。” 沈羲和愣了好一会儿,“我……” 翰林院旁边的锦荣街,搬进来了今年的一甲进士。 宋昭清有一个书童一个小厮,祝修远带了两个小厮。 三人宅院相邻,他们两个来之前做了大量心里建设,包括但不限于—— 看见沈羲和同他未婚妻你侬我侬。中午他们随便应付,沈羲和的未婚妻给他送饭。下职不知吃什么,家里冷锅冷灶,沈家饭菜飘香。 没想到啊…… 宋昭清咳了一声,祝修远情不自禁露出个笑来,真心实意冲沈羲和拱拱手,“沈兄。” 第96章 天意弄人 这些年她眼泪流…… 沈羲和被迫停下来, 回了一礼,“宋兄,祝兄。” 宋昭清哪壶不开提哪壶, “沈兄一个人吗?” 沈羲和还带了一堆行李,“我一个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