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的童养媳_第12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5节 (第3/3页)

子。

    旁边一人问:“二哥,这是京城来的信呐。”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沈老爷子的弟弟,沈大郎三人的三叔,当年分家的时候就闹得极不愉快,爹娘偏心,沈三爷又是个混蛋的,他们一房根本没分到什么。

    后来二老走了,家里日子更苦,沈老爷子要供孩子读书,一点钱都存不下,沈老爷子也起过借钱的念头,只是话还没说出口,几个兄弟就道:“读什么书,读的明白吗。”

    沈老爷子最后也没拉下脸借钱,此后十几年,就算同住一村也不常往来。这回是看沈家买了二十亩的地,周氏还不在,就厚着脸皮上门来了。

    同村不好闹得太难看,有沈老爷子也会想薄如纸的兄弟之情,哪怕知道沈三爷是为了钱,也说不出过分难听的话。

    周氏叮嘱的好,这么多年不容易,他们没帮过一把,就想坐享其成,没这个道理。

    沈老爷子把信压屁股底下,“是盛京来的,就会没完没了地要钱,种地容易一样,几个兔崽子四六不懂,就知道要钱。”

    沈三爷一惊,“咋还要钱,三郎不是中了吗。”

    “中了又如何,盛京城那是花钱的地方,老三……”沈老爷子欲言又止,“我这手里也没钱呐,能不能先借点,等秋收卖了粮食,我再还你。”

    沈三爷要钱不成反被借钱,“二哥你还不知道我,我哪儿有钱,时候不早了,我该走了。”

    沈三爷慌慌忙忙地出去,沈老爷子哼了一声,就这德性还来要钱。他把信拿出来,又看了一遍,皇上赐婚,真了不得,三郎还当了户部郎中,周氏让他秋收完就过去。

    沈家有三十一亩地,雇人秋收快得很,中秋前就能收完,只是不能一块过中秋了,沈老爷子美滋滋地抽了口烟,然后去地里转了一圈,江南雨水多,这边风调雨顺,收成好,他估摸着比去年收的多。

    八月初,各家各户开始收秋,沈老爷子雇了几个短工,收麦子,红薯,各种豆子。

    今年收了两千三百斤麦子,一千六百斤的红薯,还有一千一百斤豆子,把粮食晒好装仓,把什么都打点好,沈老爷子和沈二郎也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出发去盛京了。

    两个中秋都是在路上过的。

    盛京的中秋和别处不一样,光宴会就有金英宴,赏菊宴,芳华宴几种,还有各种诗会。

    原本顾筱不必参加,可皇上赐婚,又是今科状元的未婚妻,还有听说她是多宝阁的小东家,都想见见这人是什么样,所以帖子雪花似的往沈家送。

    周氏是那句话,不想去就不去,又不是非去不可,顾筱想以后总会去,沈羲和不会一直都是户部郎中,“娘,我去一趟吧,就去这个赏菊宴,看菊花嘛,兴许还能带一盆回来。”

    顾筱也想见见张灵药,她要成亲了,徐氏还不知道。

    顾筱要去赏菊宴,一群人一同赴宴,八月十七,赏菊宴在镇北王府举行,安云郡主早早就收拾好了,她问丫鬟,“我好看吗?”

    丫鬟一噎,“……好看极了。”

    安云这就放心了,“顾姑娘来了吗?”

    这丫鬟就不知道了,“奴婢这就去看看。”

    安云道:“不必,我都收拾好了,我自己去。对了,把羊毛带着。”

    第110章 庄子   顾筱买不起几百亩……

    镇北王府建了近百年, 王府古朴典雅,占地百亩,建成以来经过数次修补, 透出一股庄严味道来。

    古树长廊,亭台楼阁,各处院子都有雅名, 尤其后花园,取名“雅若居”, 里面奇花异草,是难得一见的景致。

    镇北王镇守边关, 王妃礼佛,王府当家做主的是年仅十六的安云郡主。

    底下一群庶弟庶妹被她收拾地服服帖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