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的童养媳_第15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4节 (第1/2页)

    没有不好的消息那就是好消息。

    祝修远笑了笑,“去年忙活几个月,总算没做无用功。”

    晋阳水患困扰当地百姓数年,五月份和八月份雨水最多的时候,田里的庄稼收成极其不好,流离失所,饿的面黄肌瘦,现如今没有水患,雨下的再大雨水都能渗进地里随着人工河流下去。

    等雨一停,土地就有喘息之机。

    功利百代。

    如今郑太傅年迈已高,周牧之又有治水之功,祝修远看着,升官就是这几日的事。

    三公一变,朝廷也该跟着变了。

    果不其然,五日后,皇上下旨,郑太傅告老还乡,周牧之新任太傅。

    原户部左侍郎任户部尚书,沈羲和任户部左侍郎,六部其余官职也有变动,倒是宋昭清和祝修远,还任原职。

    沈羲和任正三品左侍郎,升官原因有二,一是晋阳水患,二是行会,而行会的事现在也交由沈羲和负责。

    嘉明帝下完旨去御花园转了一圈,御花园花开了不少,天气转热,走一圈出了一身汗。

    嘉明帝往宫外忘了一眼,轻声道:“外面的景色兴许更好看。”

    张宝忠道:“皇上,不然出宫转转?”

    嘉明帝是有此意,可盛京城出了这档子事,他也歇了微服出巡的念头,不过听说沈家食肆东西不错,“张宝忠,你出宫去沈家食肆买些吃食来。”

    御膳房做的东西吃多了,也想吃点不一样的。

    张宝忠:“奴才遵旨。”

    他可没多嘴劝街上的东西不干净,吃不得之类的话,皇上的话就是圣旨,若是吃的满意了,那便是沈家的福报了。

    张宝忠亲自去的,没惊动任何人买完又悄悄回来,吃食还热着,他买了能带出来的炸鸡,小丸子,还有寿司。

    小笼包御膳房也有,不过张宝忠还是买了两屉回来。

    嘉明帝传了一碗粥几道小菜,然后吃这几道小食,吃前也是太监先试吃。

    嘉明帝先吃的寿司,很是新鲜,里面的酱酸酸的,还有脆口的黄瓜萝卜,丸子不是常吃的馅儿,炸鸡吃的最多,还就着喝了一碗粥。

    吃完,嘉明帝摸摸肚子,“尚可。”

    张宝忠微微瞪大了眼睛,皇上平时吃的都是御膳房做的菜,天底下最好的厨子都在这儿,什么好东西没吃过,竟然说尚可。

    嘉明帝又道:“吃起来倒是新鲜。”

    不过嘉明帝不是重口腹之欲的人,吃过一次就行了。

    张宝忠暗自吃惊,等轮到别人伺候的时候回屋把给自己买的吃食热热吃了,是新鲜,味道也不差,要是能喝点小酒酒更好了。

    张宝忠其实有些佩服沈家的运道,六元及第,沈羲和又去晋阳治水,哪个状元不是先进翰林院,历练几年再说。

    结果沈羲和就升官了,这回又出了这事儿,皇上下令整治,又和沈家有关,那么多的饭馆酒楼,偏沈家做的好。

    也不能光说运道好,只能说行得正坐得直,啥也不怕。

    如今升官又有嘉赏,看来还得去一趟沈家。

    升官发财是大喜事,正三品的左侍郎,任谁升官都没这么快的。

    周氏听了都不敢信,“真升官了?还不到一年呐……”

    顾筱道:“娘,赏赐都下来了,还能有假。”

    也是赶上了,不然还得熬资历,周牧之一走,官职不就空出来了吗,一个个往上挪,就轮到沈羲和了。

    再加上确实有功在身,才得以升职。

    不过人在六部,官宅还在这儿,就不换了。

    皇上赏了绸缎布匹,陶瓷摆饰,茶叶也有两罐,顾筱把茶叶放好,留着来客人了喝。

    绸缎布料就直接分了。

    石青色的给周氏和沈老爷子,紫棠色的给陈氏,杏红的给了李氏,顾筱留了匹雪青的,还有匹霜色的想给沈羲和做衣裳。

    陶瓷花瓶直接摆上,皇上赏下来的东西,摆上特别有面子。

    沈羲和这阵子都是早出晚归,有时顾筱都等不到她,顾筱又有铺子的事,躺床上撑不了一刻钟就能睡着。

    白天热早晚凉,沈羲和夜里回来,会给顾筱盖上薄被子。

    这一来一回就到了六月。

    烈日当头,晒得树叶都蜷缩起来,手工坊终于开业了。

    安云带了好多人来捧场,她们先点了吃食饮品,都是随意点的,一人一份吃的一杯喝的,消遣的东西,谁都没拿当回事。

    然后才开始挑手工。

    安云做过羊毛毡,还是顾筱亲自教的呢,她这回想试试别的,羊毛线也不好玩,她想做陶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