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6章 徐乐的决定 (第2/2页)
一种待遇,当他们是词臣。如今,他和严安也只是一个能够亲近皇帝的郎中而已。 甚至还不如同为词臣的司马相如,他也就受命和唐蒙一起开辟南中之地去了。 故而,徐乐从韩安国这次突然毛遂自荐的举动中,看出了机会,一个展示自己才华和能力的机会。 而主父偃给出的建议也非常中肯。 因为徐乐的这番话,三人之后各怀心事,没了兴致继续饮宴,便草草结束了这次会面。 第二天,一上朝,徐乐果然出列向汉武帝主动请缨,请求替换久病的汲黯担任上郡郡守一职。 主父偃和严安也适时站出来为徐乐站脚助威,刘彻一听,心中大为高兴,经过仔细考虑,他做出了一个奇怪的决定。 徐乐并没有如愿当上上郡的郡守,不过,他还是离开了长安城,如愿到地方就任去了。因为,此时的上郡已经被一分为二,刘彻分上郡东部为西河郡,郡治在平定县,郡守就是徐乐。 汲黯留在原位没动地方。 与此同时,刘彻还一口气启用了两个新人,担任郡守要职。 冯世安被任命为新任的上党郡郡守,张世良为涿郡郡守。 冯世安是一个名不见经传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举朝知道他的人并不多,可若是道他的祖父,天下知道的人可就太多了。 他就是冯唐的儿冯遂的长。 冯遂与司马迁是好友,当初,天下举荐贤才的时候,代郡人依然举荐了冯唐,可这个时候的冯唐已经**十岁了,连出门都困难,因此,代郡和朝中之人有举荐了他的儿,就是冯遂。 而张世良却是名臣张释之兄长张仲的孙,也就是新任廷尉张挚的侄。 刘彻之所以任用冯世安,是觉得这个和自己年龄仿佛却又沉默寡言的名臣之后,是个人才,便下达了这个任命。在亲自召见冯世安的时候,刘彻并没有多什么,只是嘱咐他,让他到任之后,若是有什么不懂的话,可以多向韩安国学习和请教。 正是因为上党郡与太原郡比邻,刘彻才会放心大胆的使用新人担任一郡之守。 张世良也是基于同样的道理。 刘彻这也是现学现卖,他从金知蝉举荐张挚这件事想了很多,名臣之家,家学渊源,即便达不到其先祖的威望和能力,想必也差不了太多。 张挚和冯遂就是如此。万石君石奋和他的儿们更是最好的例证。 至于把上郡一分为二,一方面,古晋国地区,就只有上郡的辖区太大,分开治理的话,郡守治理起来就方便一些。另外一方面,刘彻就是暂时不想让汲黯返回长安城。 这几年,匈奴一直没有大举进攻过上郡,刘彻的意思就是要让汲黯在任上吃一次匈奴人的苦头,才会把他召回长安城。 于是,韩安国与东方朔交接后,便做了那件完全不可他留情面的决定——结束拓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