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6章 东施效颦的妙用 (第2/2页)
问一下父亲,究竟出了什么状况? “哈哈哈!”张汤却突然放声大笑起来,原来,张安世话中的‘模仿’二字,给了他极大的启示。 他猛然醒悟到,金知蝉让人交给他的竹简,就是要让他模仿在这段时间里,故意在暗中疯狂地散播谣言的做法。 既然这些个隐藏在暗处的人可以散播谣言,那么,张汤又为什么不能这么做呢? 谣言多了就是笑话,张汤完全可以派出更多的人在长安城里散播更多乱七八糟的谣言,彻底将长安城这池浑水搅得更浑。 一旦谣言多了起来,那么,那些最先在长安城里的谣言便会被这些新出现的谣言带偏指向性。如此以来,虽然暂时还是无法解决长安城内外民心惶惶的状态,却也会让这些非常容易受其他人干扰的百姓们无所适从。 在百姓们无所适从的时候,他们唯一的选择,并不是去闹事,绝大多数人只会选择闭门呆在家中。 想到这里,张汤来晚饭都顾不得吃了,也没有撂下一句吩咐,便急匆匆召集家人,立即赶赴衙门。这件事,想要办好,就必须要跟那些在暗中隐藏的敌人们抢时间。 最好,就是能够在今夜商讨好,明日究竟在长安城里散播那些谣言,才能够更好的吸引百姓们的注意力。 回到衙门之后,张汤不但迅速派人把廷尉府上下大大的官员和吏们全都召集了起来,还派人将自己的好友赵禹也一起请到了廷尉府。 听完张汤的讲述之后,赵禹想了想,回答道:“嗯!这四个字的确是个好计。可是,汤弟,普通的流言虽然能够吸引那些百姓们的注意力,可是,你也要想方设法将城中大部分的官员和贵戚们的注意力也一起吸引过来。只要这些人不参与此事,效果自然会更好的。” “哦!那大兄,你可有什么好的建议吗?”张汤闻言,心中一惊,之前,他倒是忽略了。 城中的大官员和贵戚们对于流言的态度其实在是真正的关键,只要能够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那么,在暗中行事的这股势力,便很难达成他们最终的期望。 普通百姓虽然人数众多,可是,他们毕竟是无权无势的民,掀不起太大的风浪。那些官员和贵戚们不同,家家户户都有不少下人,而且,他们之间还有可能会串联在一起,能量非常大。 “呵呵呵,汤弟,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人多饿死,为兄说句不恭敬的话,上有所好,下必效焉。陛下喜欢的事情,注意的人非常多。最近宫门前,发生了一件可大可的大事,你难道忘了?不过,如今就看你有没有这个胆子得罪人了?”赵禹隐晦地提醒道。 “啊!大兄,你说的难道是宫门行刺案?”张汤一听,立即就想到了赵禹所说的这件大事。 要知道,张汤可是亲自去上郡审理的边境走私案,他最了解其中的缘由。只是为了稳定朝局,汉武帝才没有彻查此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