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龙化鸾_第594章 轮台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94章 轮台诏 (第2/2页)

   汉武帝在任期内大力推广儒学,在全天下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政策,结果,到头来,他却成了后世儒生们进谏时,每每被提及的反面例子。而在任期内推行黄老政策的汉文帝和汉景帝,却成了儒生们景仰的贤明君主,若是汉武帝能看到后世人对他的评价,金知蝉估计,他早就把天下的儒生全都诛杀了。

    可惜,后人的评说,汉武帝是主动看不到了,不过,

    《轮台诏》下了没过多久,汉武帝出人意料地任命田千秋为丞相,并封其为富民侯,从这个封侯名字的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汉武帝暂时的确是打算罢兵,与民休息。

    同时,汉武帝又任命赵过为搜粟都尉,让他推广代田法,以及赵过自己发明或者改良的先进农具。

    赵过,京兆人、大汉朝,乃至古代华夏最伟大的农学家,他所发明的农具,领先了西方明白数百年。

    在担任搜粟都尉的期间,赵过为中国早期的农业生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因为他的农业改进,使许多的农民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负担。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农业大国,赵过在中国农业史上的贡献是巨大的。

    比如,代田法,牛耕,耦犁和耧车。

    但是,因为金知蝉的出现,牛耕和曲辕犁早早就出现,并被广泛推广了开来。

    赵过上任之后,只能推广他的代田法和耧车,至于耦犁,有了曲辕犁,这位在当时较为先进的农还未现世便已经注定了它被淘汰的命运了。

    ‘代田法’,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在西北地区当官的时候,根据多年的观察,总结西北地区的抗旱经验,所推广的一种耕作方法。

    其具体的办法是:

    农民耕地的时候,在地里开沟作垄,沟垄相间,接着,将农作物的种子撒入在沟里,中耕除草时,将垄上的土逐次推到沟里,培育作物;第二年,沟垄互换位置。

    这种耕作方法有两个好处,一是有利于保持地力,二是可以抗御风灾和一定程度的旱灾,结果,赵过在西北地区广泛推行代田法之后,土地一年的粮食收入,相较于没有实施代田法的耕地,普通农民每亩能够多收获一斛以上的粮食,而善于耕田的农户能够多收两斛以上。

    代田法的技术有三大特点:

    一是沟垄相间。

    其作用是防风抗倒伏和保墒抗旱。

    二是沟垄互换。

    垄和沟的位置逐年轮换,今年的垄,明年变为沟;今年的沟,明年变为垄,这也就是代田法得名之由来。

    三是耕耨结合。

    代田法每年都要整地开沟起垄,等到出苗以后,又要通过中耕除草来平垄,将垄上之土填回到垄沟,起到抗旱保墒抗倒伏的作用。

    不过,代田法并不是完美的,也是有其缺陷的,这种耕种方法,已经属于精耕细作的范畴了,故此,百姓们必须为此付出更多的体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