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1节 (第3/4页)
个日军大队的事已经传开,还有跟着老北洋布雷的海军学校的那些新兵学员,如今走路都带风。 虽说押运这活也不轻松,这些兵哥却还是想上战场,揍日本人,揍朝鲜人,揍老毛子。就算是眼前这些欧洲人,也照揍不误! 别看现在大家你好我好大家好,表面一团和气,实际上是怎么回事谁都知。 利益! 一切都只是为了利益! 一旦彼此的利益不再挂钩,撕破脸皮绝不新鲜。况且,华夏国内的那些租界,洋人在华夏的领事裁判权,还有各种各样在华夏人心口戳刀子的事情,无一不代表他们之间的这种“和谐”只是暂时,华夏若想真正强大,就必须将国土上这些不该存在的东西全部清除! 只靠讲理,是绝对办不到的。 能依靠的,只有拳头!子弹,刺刀和大炮! 在接连的对外作战中,华夏士兵的思想观念已经彻底发生了转变,无论敌人是谁,无论对方是强是弱,只要是为了自己的国家,为了这个国家的国民,他们都会拉开枪栓,挺起刺刀! 军人的死亡之地,是战场,生存之地,更该是战场! “国耻百年,当此乱世,为兵者,为将者,终生无对外一战而寿终正寝,乃是耻辱!” 这句话出自楼少帅之口,如今已经成为了北六省所有军官学校的校训之一。更是北六省所有军官和士兵牢牢刻在脑子里的一句话。 军官们的哨声响起,那是返程的信号。 身着褐色军装和棉大衣的兵哥们依次跳上火车,有些人还笑着和站台上的欧洲大兵挥手,彼此用不久前学到的生涩语言道别。这一幕被记录在一名德国战地记者拍下的照片中,可惜这张照片却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发表,被他独自珍藏了近半个世纪,直到他去世之后,他的家人才从这位老人的遗物中找到这张照片。 后世的一些国外历史学家,以此认定,当时的华夏表面中立,实际上早已同德国暗通款曲。之后他们站在德国的对立面,有极大可能是前期利益瓜分不均,中途撕毁了盟约,以至于让后世人找不到更有利的书面证据。 “华夏人欺骗了整个世界,他们欺骗了我们半个世纪!他们同德国结盟,却在巴黎和会上得到巨大的利益!” 甚至有人给华夏当时的总统楼盛丰扣上阴险狡诈的帽子,楼逍更是成为这类人口中独裁军阀的代表,其中竟不乏摆出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姿态的华夏人,认为当时楼盛丰和楼逍的一系列举动,尤其是几次大规模对外作战,完全属于穷兵黩武,用国家机器满足自己好战的私欲,损毁了华夏泱泱大国的形象!致使后世的华夏在处理国际事务上,经常会遇到一些尴尬的问题,例如俄罗斯人总是叫嚣着要抢回西伯利亚,而美国人则认为他们国家的经济之所以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低迷,华夏必须负极大的责任! 至于日本和韩国……好吧,这两个整天叫嚷着抗议的糟心国家,不提也罢。 与此对立的,却有更多人疯狂的崇拜楼逍。 他的外表,性格,军事谋略,乃至于在今后的成就,都为许多人所津津乐道。 在提起楼逍时,李谨言的名字总是会伴随着出现,他身上的谜团比楼逍还要多,很多人说,楼逍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成就。李谨言功不可没,在另外一些人口中,李谨言则成了铁血屠夫的帮凶。 对于这样的评价,此时的李谨言并不知道,就算他知道,或许也会一笑置之。 帮凶? 他只会当这是一种称赞和荣耀。 十一月十七日,尼德和许二姐在瑞士给李谨言发来电报,尼德商行在瑞士重新开业。不少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商人都慕名而来,钢盔和罐头又签订了几笔大单,瑞士政府也对尼德表示欢迎,毕竟,他做成的生意越多,交给当地政府的税就越多。 十一月十九日,日本第二舰队大部分舰船从朝鲜返回日本。舰队中作为主力的第二战队,周防号和冲岛号两艘巡洋舰在黄海沉默,石见号动力系统损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