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古今小说集(共六册)_拾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拾贰 (第7/10页)

有一行小字:“壬午、癸未房墨合刊”——壬午是上一科乡试之年,癸未是紧接下来的会试之年。

    伙计听说是“陈相公、吴相公”的朋友,急忙放下手里的生意,引领上楼——楼上别有天地,中间一张大长桌,一头堆积文稿,一头罗列酒肴。陈定生一手执笔,一手持杯,念念有词地振笔疾书,听得楼梯声响,回头一看,喜逐颜开地起身迎接。

    “啊,啊,朝宗!龙友也来了。”陈定生问,“哪一天来的?”

    “今天刚到。”

    “不是说你参史公之幕,想来是有公干?”

    “什么公干?说来话长。”侯方域四面看了一下,“次尾呢?”

    “拜客去了。休管他。”陈定生问道,“上江消息如何?”

    “消息不好。骄兵悍将,自相倾轧,一时也说不尽。唯有一事,可以告慰,贞娘不日就要回金陵了。”这一说,不但陈定生,杨龙友也深感意外,“怎的!”他问,“你从何得知?”

    “是我亲自相遇,还料理了她的‘婚事’,如今又是自由之身,可以跟定生做伴了!”说罢,拿起酒杯,浮一大白。

    于是侯方域将与苏昆生、李贞丽的一番意外遭遇,细细说了一遍。不但陈定生大为欣慰,连杨文骢亦喜不可言,自道可以借此补过,极力劝陈定生将李贞丽携归宜兴,别营香巢。

    “到时候再看。此时此地,祸福不测,凡事做不得自己的主。”

    一语成谶,果然祸福不测。

    这天是侯方域到金陵的第五日。为了桃花依旧、人面不见,他每天都到二酉堂,与陈定生、吴次尾盘桓。那天下午正在把杯论文,谈得起劲时,只听楼下鸣锣喝道——这是不足为奇的事,每天都有显宦从三山街经过,陈定生与吴次尾也对这些声音听得多了,并不在意。奇的是,锣声及门而止,不能不令人注意,莫非有官员到二酉堂来拜客?要拜,不会拜蔡益所,当然是拜他们三个人中的不知哪一个。

    都猜错了!这个显宦是为“复社文开”四个字所吸引停轿的。而且这个显宦也是他们所万万想不到的:新升兵部侍郎,特赐蟒袍玉带,钦命防江的阮大铖。

    他到三山街是来拜访佥都御史越其杰,一眼发现那张朱笺,即时吩咐停轿。“长班,”他喊,“把那张什么‘复社’字样的红纸,揭来我瞧。”

    一看之下,不由得就勾起了新仇旧恨,而且迁怒到蔡益所,当时便传管理地方的“坊官”。

    “这个什么复社的陈定生、吴次尾,是东林后起,与周镳、雷演祚同党,朝廷正在访拿。”

    “喳!”坊官响亮地答应。

    “还有这个书客,居然敢留他们选书,真正大胆之极!替我先拿了来。”

    阮大铖没有想到陈、吴二人就住在二酉堂楼上,所以只传拿蔡益所,当街询问。

    蔡益所虽是书商,见过许多达官贵人,所以并不畏惧,到得阮大铖面前,从容说道:“小人蔡益所,并未犯法。”

    “你刻什么‘复社文开’,犯罪不小!”阮大铖喝道,“还敢嘴犟!”

    “这是乡会试的房墨,每年都要选一部的。”

    “目下访拿逆党,功令森严,你是书商,总识得字,难道不看朝报?”

    朝报是看的,只为陈定生、吴次尾是大名士,当朝显宦,无不尊礼,所以蔡益所也就不放在心上。如今看阮大铖翻脸要公事公报,不由得有些着慌。

    “哼!谅你也无言可答。还不从实招来,为何容留逆党选书?”

    “这不干小人的事。”蔡益所心想,且先自己脱身事外,将来才好在外面设法营救陈定生、吴次尾,所以便推脱着说,“是两位相公自己走了来的。”

    “如今在哪里?”

    蔡益所倒还想遮掩,偏巧陈定生推开楼窗望了一下,便有认得他的人多嘴,手一指说:“那不是陈相公?”

    “原来就在你楼上。好得很!坊官!”阮大铖说道,“你派人看守,不许走脱一个。访拿逆党是镇抚司的专责,速速派人去递报单,叫他派校尉来拿人。”

    说完,便上轿要走,轿夫刚抬上肩,只听有人喊道:“停!停!”

    停下来一看,是陈定生、吴次尾、侯方域。他们在楼上听得阮大铖的话,大为生气,联袂赶来,要跟他讲理。

    彼此虽从未叫应过,却都是认识的,但彼此亦都装作不识。首先是陈定生抗声说道:“我们有何罪过,要派人看守?你这位老先生,不畏天地鬼神了?”

    阮大铖十分沉着,“为何动公愤?”他拱一拱手,“请教三位尊姓大名。”

    一个个坦然报了名字:陈贞慧、吴应箕、侯方域。

    “原来就是你们三位。”阮大铖得意地看一看自己的蟒袍玉带,“下官阮大铖。三位都来认一认。”

    看他这副得意忘形的小人神态,吴次尾斜睨着他说:“原来你就是阮胡子!敢莫想来报仇?”

    “管他报仇不报仇?”陈定生便来扯住轿杠,“拉他到朝门外,讲讲他素日的行径。”

    “不要忙!”阮大铖冷笑,“自然有你们讲的地方。那不是来了?”

    抬眼一看,四名着白靴的镇抚司校尉,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