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十 (第2/2页)
享年65岁,在落款的位置,隐约可以看到一行小字:大桥县殡仪馆。 ………… ts市九区三县,这个面积较小的大桥县最为偏僻,被一条柳平河隔绝,早年县里的居民进趟城,要摆渡四十分钟,时至今日,那里车辆通行还要依靠渡船运载过河。因为出行不就,为了方便居民,县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医院、学校、火葬场等公共基础设施十分完善。 1993年陶华芝去世时,计算机还没普及,对于早年销户的居民,户籍系统查不到任何信息。好在大桥县殡仪馆每年火化的逝者并不多,档案室内保存着建馆以来的所有资料,专案组从这里得到了一个模糊的地址——大桥县陶圩村。 一波三折后,该村的老村长陶士德总算给专案组提供了些线索。 陶士德说:“陶华芝和我平辈,比我大10岁。她丈夫死得早,两人一直没有孩子。当年有人劝她改嫁,可她就是不肯,守了大半辈子寡。培根是从十里开外的吴家庄讨来的。据说,孩子生父从外地拐了个女子当媳妇,女子给她生下一子后,卷了家里所有的钱跑了。孩子生父因为这个犯了神经,把孩子一丢也跑了。那个年代没有计划生育,家家户户都五六个,负担都不轻。这个孩子只能先寄住在村长家里。当年,我去乡里开会时,村长见人就问有没有合适的人家,好给孩子讨条生路。我回村后就找了陶华芝,她满口答应要养这个孩子。抱回来时孩子已上了户口,所以名字这些年就没有改,一直叫吴培根。” 展峰问道:“陶华芝去世后,吴培根有没有回过村子?尤其是在2003年前后。” 陶士德想了想,说:“回来过,还住了一段时间,后来就再没见过。” 嬴亮问:“去哪里了知不知道?” “不是很清楚。” “他外地还有没有亲戚可以投奔?” “他哪儿来的亲戚……哦,对了,我想起一件事。” 嬴亮忙问:“什么事?” 陶士德回忆说:“俺们村有一位跟培根差不多年纪的小伙,出车祸去世了,户口一直没注销。他们家跟陶华芝是亲戚,按辈分培根跟小伙还是表兄弟,培根临走时,说他准备外出打工,可他的身份证弄丢了,补办需要很长时间,就拿走了小伙的身份证。我是听人闲聊时说的,我当时还怀疑培根会不会犯事了。” 嬴亮心中一紧,“小伙叫什么?” “陶鑫,他父亲叫陶启运,按辈分还得管我叫叔。” 结束问话,嬴亮迅速核实了陶鑫的身份信息,不出他们所料,直到上个月,这个“已死之人”竟然还能查到相关物流信息。 “这下可算找到你了。”嬴亮一乐——地址俱在,这家伙就是瓮中之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