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罪案调查组·2_四十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四十三 (第2/2页)

判断,嫌疑人先是把死者的头部及四肢全部砍下,在火势最旺时,把最难处理的躯干塞入炉中,待内脏完全炭化后,再把剩余部位进行焚烧。样本中躯干骨都出现了瓷化及无机质熔化的情况。由此分析炉内最高温,接近1600c。一般殡仪馆火化尸体,仅需要八九百摄氏度即可,嫌疑人为什么要多此一举,把温度提高一倍呢?要知道,能达到如此高温,可不是光加燃料这么简单,必须要有相应的设备。到底是什么设备?展峰在检验陶罐前,并无准确答案。

    接下来,就得说说第三件物证——陶罐。

    陶罐是由土壤烧制形成。而土壤是地面岩石长期分化形成的产物,是一种复杂的微粒混合物,包括矿物质和有机质,具有一定的形态和理化生物性质。土壤的矿物质占土壤固体物质重量的95%~99%,以氧、硅、铝、铁、钙、镁、钠、钾、钛、碳等十几种元素为主。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动植物残体和分解物。这些有机物中碳、氧、氢占92%,而另外8%则是由硼、氮、硅、铝、磷、铜、锌、锰、钾、钙、镁等元素组成。因为每个地方的环境不同、动植物生长种类不同,所以土壤中所含元素的成分也明显不同。陶罐的主要成分为黏土,它是由长类岩石,经长期风化跟地质作用所形成的,一般取自土壤的心土层。心土层是指表土层以下50厘米深度的土层。含有的物质多来自表层土的淋溶跟淀积,矿物质和有机质含量相对稳定。在选取黏土后,陶罐要经过制坯、速烧、上釉、烧制等一系列工艺流程。在这个过程中,因为火窑的高温灼烧,水分和有机质会迅速分解,各组成部分发生化合、结晶、扩散、熔融等一系列的转变,最后成为具有一定颜色、致密坚硬、机械强度较高的陶罐。因为焙烧过程发生的主要是物理化学转变,黏土中的矿物质含量不会因为这个而发生变化。所以,只要把陶罐取样检验,就可得出矿物质含量表,以此为参照找当地地质部门协助,不难判断取土位置。

    在取样时展峰发现,六个陶罐的抗压度极强,查阅资料后他才知道,在焙烧的过程中,1000c下,陶罐的抗压强度会比900c高出50%,也就是说温度跟抗压度呈正比。展峰买来市面上常见的陶罐做对比实验,经压力测试,他发现现场陶罐的焙烧温度要远远高于1200c。温度跟焚尸温度接近,展峰很自然地把两者联系在了一起。

    “难道装骨灰的陶罐,是嫌疑人自己烧制的?”

    带着这个疑问,他在比对显微镜上仔细观察罐底痕迹,不出所料,六个陶罐在制坯过程中,使用的是同一种模具。

    要是咸菜坛,某人一次性买六个还好解释,骨灰坛批量购买的可能性较小。结合骨灰的焚烧特征,展峰断定嫌疑人有烧制骨灰坛的手艺,并可能以此为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