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东厂观察笔记 第57节 (第2/2页)
然不肯回头让张洛看他的泪容。 “张副使,不准为难我姨母。” 张洛拱手压低了声音道:“臣明白,殿下请。” 杨婉跟了几步,连声唤道:“张大人,张大人……” 张洛站住脚步,示意锦衣卫带易琅先行,回头拦住杨婉,“你想对我说什么?” 杨婉看着易琅的背影,轻声道:“我知道,你有忠信不会报私仇,但他还小,能容我去照顾照顾他吗?” 张洛笑了一声,“可以,但你要与那个阉奴了断,向我张家谢罪。” 他说着朝杨婉走进一步,“我很不喜欢你这副自以为聪明,不受管束的样子。” 杨婉抬起头道:“你想管束我?” 第51章 冬聆桑声(四) 给我一口面吃。…… 她说着朝张洛走近一步:“《大明律》存在的意义是为了管束吗?” 说完忽然对着张洛流露出一丝很悲哀的目光。 “张洛。” 她唤了一声他的名字,“你有同情过囚犯吗?” 张洛怔了怔,“你说什么 ……” “或者说,当年你在南方,听闻杨婉失踪后,张家因为怕杨婉失了贞洁而放弃寻找的时候,你有同情过杨婉这个女人吗?” 她说这话时,眼中似乎泛着水光,而眼底的哀色越见深浓,“囚犯不见天日,我又何尝见过天日。我一直都受着你的管束,因为你责打我也好,羞辱我也好,我都无法反抗,所以还不够吗?” 她说完,仰头忍回喉中的酸涩。 看不见她目光里的悲哀,张洛的错愕瞬间消失,他愤恨自己被一个女人的眼泪迷惑,声音越发寒酷。 “你以为你对着我哭,我就会同情你?” 杨婉笑了一声,“我从没有想过虚情假意地利用你,因为这样对你不公平。我对你诚恳,是因为你也是个活生生的人,你违背自己的本心,对我留过情面,不管你是不是出于同情,我都谢谢你,但我不能接受你的为人,也绝不可能因为害怕你的责难,就背弃我自己。” 张洛低头看着杨婉微微发红的脸。 她和一年前有些不一样,尖刻的疏离感仍然在,但那种令他觉得刻意的分寸感,却好像少了很多。 “《大明律》存在的意义不是管束,而是惩戒。” 他说着朝杨婉走近一步,“我管束你,是因为你做错的事情,还没有严重到需受惩戒的地步。你曾经与我有过婚约,我的母亲看重你,我也一直把我的正室空置给你,如果你愿意回头,跟我认错,对妻子,为夫者没有什么担待不了。” “你现在仍然是这样想的吗?” “是。在我知道你仍是处子之身的时候,我就还愿意给你机会。” 杨婉听完这句话,忽然有些晕眩。 在现代,人们把这种对处女的执着称为“情结”,似乎还带着那么一点文学性的调侃,甚至是隐晦的认可,可是在张洛口中,这却像是审判,是为官者高坐堂上,待罪者下跪堂下,一声“无罪开释”,就该谢再造之恩。 杨婉在这一袭话中,感觉到了精神上的呕吐欲。 但她同时明白,两种完全不一样,却同样坚不可破的精神壁垒,是绝不能硬撞在一起的,况且,他是这个时代的城墙,而她则是一粒偶然尘埃。 于是她放低了声音,惨笑问他:“你对我容情,是因为我还是处子之身吗?” 张洛没有否认,“你明白就好。” 说完,他抬手召来锦衣卫,冷道:“带她去武英殿。” —— 杨婉对张洛的呕欲,很快被易琅竭力掩藏的忧惧给冲淡了。 武英殿是一座尚未完全竣工的宫殿,年初大部分的营建经费都用到太和殿上去了,所以武英殿东西两个配殿都还没有开始修建,只在院东修筑了恒寿斋一处面阔两间的居室。易琅就被暂锁在恒寿斋里。 看守的锦衣卫对杨婉道:“女使,每日辰时到申时,你走月台前的甬道,去武英门取物。除了你之外,殿下身边不能再有其他的人服侍起居,如果殿下有任何闪失,我们会拿你问责。” 杨婉点头应“是”,转身轻轻推开恒寿斋的门。 易琅独自坐在榻上,抱着膝盖埋着头。 天已经擦黑了,杨婉在榻边点上灯,靠在易琅身边轻轻唤了他一声,“殿下。” 易琅忙抬起头,“姨母……” 杨婉用自己的袖子替他擦去脸上的眼泪,“没事啊殿下,就是在这儿呆几日,奴婢照顾你。” 易琅把自己缩到杨婉怀里,“母妃呢……会被我牵连吗?” 杨婉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只能解下自己的斗篷,把易琅整个包裹起来,“不会的,殿下没有做错什么,娘娘也不会有事的……” 易琅扒着杨婉的肩膀,嗡声道:“我没有想过要对父皇不敬。” 杨婉轻轻点头,“奴婢知道,是他们一厢情愿害了殿下。” “姨母,黄师傅为什么会那么做啊……” 杨婉哽了哽,“因为,他想看到他自己的好学生快一点长大,快一点担待国家和百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