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观察笔记_东厂观察笔记 第6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东厂观察笔记 第64节 (第2/3页)

弯身问道:“这是做什么?快起来。”

    福庆公主付下身道:“母后,女儿是愚钝的妇人,深知朝廷大政不可妄议,可是国公实在年迈,不堪清田吏的轮番问讯,驸马为此日夜心忧,福庆也于心不忍,还请母后和皇兄垂怜。”

    太后见她说得凄楚,但事涉开年的大政,倒也没有冒然开口。

    贞宁帝示意郑月嘉上前将福庆公主扶起,压低声音问了郑月嘉两句,方平声对福庆公主道:“朕会让内阁查明后写一道条呈上来,今日是你的生辰,母后和朕都高兴,这件事就先不要提了。”

    宁妃坐在皇后的下首,听完这一番言谈,心里渐渐有些不安定。

    她借故起身辞出蕉园,往承乾宫走,恰在咸安宫前的宫道上,遇见了杨婉。

    杨婉原是回尚仪局交差,眼见宁妃一行人过来,本不想耽搁,便与旁人一道退到道旁行礼,谁想宁妃却唤她道:“婉儿,jiejie有话跟你说。”

    杨婉这才起身上前道:“蕉园的戏还没散呢,娘娘怎么就出来了。”

    宁妃示意左右稍退,对杨婉道:“婉儿,哥哥去了南边那么久,为何一丝消息都没有。”

    杨婉听她这样问,想起杨伦临走前对她叮嘱过她一句:“无论我在南方情状如何,都不可让宁娘娘知晓。”又见宁妃神色担忧,便勉强笑了笑,应道:“没有消息便是一切平安,娘娘不要担忧。”

    宁妃摇头,“可是,我今日听福庆公主说,荆国公病重,是因江南清田而起。”

    杨婉欲言又止。

    荆国公的爵位是先帝所封,其家族在南方根基深厚。

    杨伦清田策的首要目的,就是要把这些世家地主漏税的隐田全部挖出来,然而这些大族要么像荆国公一样,与皇帝攀亲,要么就背倚京城高官。杨伦在南方的政治处境可想而知。

    “等福庆公主出了宫,或许就好了。”

    杨婉说了一句连自己都不信的宽慰之言,接着又道:“娘娘,您万不能在陛下提到哥哥的事。”

    “jiejie明白。”

    宁妃掐着自己的手腕,“可是jiejie心里不安,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娘娘什么都不要做,这几日一定要照看好殿下,还有,千万不要和延禧宫有任何来往。”

    “延禧宫?”

    “是,这几日延禧宫风头太盛了,咱们避一避吧。”

    宁妃点头道:“你不说jiejie也明白,哦……”

    她想起自己只顾问杨婉,忘了她今日尚在当值,忙摁了摁自己的前额,

    “jiejie是不是绊住你了?”

    “倒没有,我今日差事了结得早,只差回去盖印了。”

    宁妃道:“行……那jiejie不耽搁你,你去做事吧,jiejie回承乾宫了。”

    杨婉让到道旁送她,直到她转过咸安宫的宫墙角,方直起身继续朝尚仪局走去。

    尚仪局里此时只有司宾和司赞两位女官及几个女使在,姜尚仪和司籍女官皆不在。

    “姜尚仪她们呢。”

    司赞女官抬头应道:“胡司籍去经籍库点查去了,至于尚仪大……应该是去司礼监了,今日做了糟菜,每回做糟菜,尚仪都会亲自给老祖宗送几罐过去,老祖宗牙口不好,别的克不动,吃那个最受用了,你坐着等会儿吧。”

    杨婉已经不止一次地从这些女官的话语中,听出她们对何怡贤的敬重。

    今日将好闲,她索性坐下来接了一句道:“尚仪对老祖宗真好啊。”

    两位司级的女官相视一笑。

    “老祖宗对我们这些人,是没话说的,大家刚入宫的时候,都跟没头的苍蝇似的乱转,要不是老祖宗的恩待,还不知道要多少罚。尚仪大人刚入宫的时候,家里的母亲病故,她父亲又不肯拿钱出来安葬,老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